第十三章 袁家千金第2/3段
燕辉呵呵一笑说:“县尊难道忘记了,这不是县尊的大作吗?我是听我们村的族长爷爷孙山说的。他说这诗是县尊您酒后即兴之作,我爷爷每每喝醉之后都会大声背诵您的这诗。他老人家说,您的诗意境高雅,情景交融,是难得的佳作呢。”
袁崇此时的表情很尴尬,他绞尽脑汁也想不起自己啥时候写过这么好的诗句。他刚想细问,却感到腰间一疼。扭头一看,只见爱妻杏眼圆睁,一只玉手正放在自己腰间的肉上,那架势分明再说:“好哇,你背着我喝酒。”袁崇咧咧嘴,转头问燕辉。
“哦,这诗是我做的吗?近来公务繁忙,一时想不起来了。但不知令祖父是哪年中的秀才,又是在哪里听到我作诗的?”
燕辉暗地咧咧嘴,牛山斗大的字不认识半筐。平时连顺口溜都编不圆,哪里懂得诗词。不过既然说出来了,那就得继续圆过去。他也看出来袁崇有些惧内,还得给他找个台阶下。
“县尊为一县百姓操劳很是辛苦,自然不记得这些事情。我爷爷不是秀才,只是个农夫。他是听于主簿说的。去年春耕时,县尊和于主簿一起到乡间察看春耕情况。百姓们感念县尊辛苦,在路旁敬酒。县尊饮后见村中童子放纸鸢,触景生情,诗兴大,出口成章。就有了这《村居》诗。于主簿对县尊的才华极为敬佩,每每吟诵此诗的时候,都要饮酒相和。我爷爷听了一次就记住了这诗。我爷爷说别人的诗听着高雅,却难懂难记。县尊的诗不仅高雅,而且易懂好记。就连我爷爷这样的农夫,也只听了一次就记住了。我爷爷说县尊的诗一定会流传百世,经久不衰的。”
袁崇的脸越来越红、身姿越来越挺拔。等到燕辉说完,他的下巴已经扬了起来。春风吹动他的青衫,三缕长髯也微微飘摇,那样子很有一代名家的风范。袁夫人看着自己的夫君一脸的崇拜,手也离开了袁崇的腰间。
“哈哈哈哈,牛公谬赞了。只是一时即兴之作,上不得台面。天赐呀,明天和本官一起回去,本官还要见见令祖父和令尊。本官要让他们好好教导你,早些让你读书识字。须知博取功名趁年少,切不可荒废时光啊。”
“学生谨遵师尊教诲,回去之后定将日日苦读,绝不辜负师尊的期望。”燕辉说罢跪在地上郑重的拜了三拜。这是弟子拜见老师的礼节。刚才袁崇的最后那句话,明显就是老师激励弟子努力向学的意思。也只有老师对心爱的弟子才会这么说。况且,刚才袁崇已经直呼天赐,这说明两人的关系已经近了一步。袁崇有爱才之意,又有收徒之心,燕辉岂能不明白,他也就顺势跪倒在地行了师徒之礼。
“哈哈哈,你这孩子到也有些机智。罢了,为师就收了你吧。夫人,为夫今日收徒心里畅快。你去准备些酒菜,我们一家人庆贺一番。”
“是,夫君今日要多饮几杯,妾身很想听夫君为妾身赋诗一呢。”
“哈哈哈,那是自然。”
小姑娘拉拉燕辉的衣袖问:“小哥哥,你成了我爹爹的弟子,我该叫你什么呀?”
“叫师兄,或者直接叫我天赐哥哥。”
“好哇好哇,我就叫你天赐哥哥。天赐哥哥,那诗明明是你念出来的,怎么说是我爹爹写的呢?我爹每次写诗都会自己记下来,还会念给我听。可是这诗我从来没听他给我念过,我是不会记错的。天赐哥哥,你在骗我爹,我要告诉我爹去,除非你~~~~~~”
“哥哥领你去买糖人,买两个。”
“不行,太少啦。我还要买绢花、酥豆、乳饼还有还有……”
“师妹,你叫什么?”
“我叫袁媛,怎么啦?”
“呵呵,没事。吃这么多你不怕变成圆圆?”燕辉鼓起腮帮子比划着。
袁媛淡定的看着燕辉说了两个字:“不~~~~怕。”
俩人拉着小手走出县衙,燕辉这会有钱啦,纹银五十两。他换了一些散碎银两,找到那天那几个捕快。一口一个大叔的叫着,把碎银子塞过去,说是感谢救命之恩,还邀请几位去喝酒。钱可以拿可是让一个孩子请喝酒,这些捕快还也离开了袁崇的腰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