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三章 金州羯鼓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金州是沟通大燕和莽古尔国的要冲,也是一条繁忙的商路,从金州西出顺着大路越过草原就能到达安西城,出了安西城就是莽古尔国。自古以来,这条商路就被称作流淌着黄金的大路,这说明大燕和莽古尔之间的贸易往来十分频繁,这条商路不知道造就了多少富甲天下的大商人,冷锋四家之一的呼延家就是依靠这条商路起家的。

  由于受到李克一伙的蛊惑,肃正帝把注意力转向了西方,所以修筑边墙的重点就变成了金州。原设计一改再改,最后要求把金州打造成像镇北城那样的雄关锁钥之地。这实在是多此一举,即便是要防备莽古尔,直接把安西城建成雄关要地就好了,也用不着把金州建成一座堡垒。金州离着安西城还有差不多有七八千里地的距离,把金州建成一座堡垒到底是防谁呢。

  肃正帝不管这些,反正也不用他干活,一道旨意下去,大部分流民被派往金州。流民们本就不愿意,这又被官府像赶牲口一样赶往金州就更不愿意了。他们一路连哭带骂的来到金州,却现指定的居住地是房无一间,粮食干脆一粒都没有。这下子流民们的怒火终于爆了,他们围住工程督检吵着要粮要房。督监被闹的也了怒,调来了军队想要震慑一下流民。没想到的是这帮流民丝毫不怕军队,连踢带打的和军队生了冲突。地方府兵都是本地人,哪里愿意被流民欺负,那带兵的都尉一怒之下下令镇压。只这一声令下顷刻间人头落地,挑头闹事的流民被砍了一百多,这才制止了流民们的骚乱,但也正因为这样引了一场席卷大燕全国的造反浪潮。

  深夜,流民营地。流民中的两个屯长吴胜、陈广悄悄带着几个心腹凑到一起。

  吴胜说:“如今的皇帝是个昏君,手下全是一帮奸佞之人。他们不顾百姓死活只知道欺压百姓、谋取私利。我们这些人原本是有家有业的,可是现在呢,先有瘟疫害得我们家破人亡,后有昏君下令军队杀戮百姓,如今更让我们有家不能回。我们留在这里没吃没喝,没有工具和物资,完不成边墙修筑按律当斩,我们现在一只脚已经迈进了鬼门关了。反正早晚也是死,不如我们造反吧。留在这是死,起义干一番大事也是死,同样都是死,死的轰轰烈烈不好吗?”

  陈广说:“自从昏君登基以来,大燕百姓倍受其苦,我听说太子殿下还是不错的。太子殿下屡次规劝昏君要爱惜百姓,可是昏君就是不听,那昏君就只听信李克一伙人的话。就连大燕军神秦国公都被他们弄得多年不曾领兵,要是秦国公还在,也不至于出现这种情况。据说当年秦国公的夫人是生了一个儿子的,被那个昏君弄得不知所踪。俗话说名不正则言不顺,不如我们假称自己是秦国公的儿子,传檄天下百姓,我们是清君侧、除奸佞,扶保太子登基如何?我想这样向天下百姓出起义的号召,应该会有很多人响应。”

  吴胜完全赞成陈广的主张。为了让大伙儿相信他们,死心塌地的跟着他们起义,哥俩想出一个计策,他们拿了一块白绸条,用朱砂在上面写上“吴胜王“三个大字,把它塞进一条鱼肚子里。第二天督监的下人买了鱼回去剖开鱼肚子,现了这块绸子上面的字,下人立刻报告了督监。督监看了之后心中十分惊奇,他命人暗中仔细观察吴胜。

  接连几天每到半夜时分,营地附近的一座破庙里就燃起点点火光,先是夜猫子的叫声响起,然后是一个很诡异的声音在喊:“大秦兴,吴胜王。”如此一来,大伙儿看到吴胜,都在背后点点戳戳地议论着这些奇怪的事,再加上吴胜平日待人和气,所以大家就更加尊敬吴胜了。

  有一天,督监喝醉了酒。陈广故意跑去激怒督监,陈广跟督监说:“反正也完成不了工程,干脆还是让大家散伙回家吧。”那督监果然大怒,拿起军棍要责打陈广,还拔出长刀来威吓他。陈广夺过长刀来顺手杀了这个都监。而此时吴胜也赶上前去,把金州府都尉给杀了。

  吴胜把大家们召集起来说:“我们都是父母所生,凭什么就要受人欺压,身为七尺男儿,不能白白去送死。就算是死也要死得有个名堂。圣人云: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被流民欺负,那带兵的都尉一怒之下下令镇压。只这一声令下顷刻间人头落地,挑头闹事的流民被砍了一百多,这才制止了流民们的骚乱,但也正因为这样引了一场席卷大燕全国的造反浪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