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先斩后奏险过关第2/3段
“你是说……去北疆?”梅映霜捋了捋被风吹乱的头,满脸的疑问之色:“但刘会愿意放你去北疆吗?”
“这可就由不得他了!”赵紫龙哈哈笑道:“你忘了这世间有一种做法,叫做先斩后奏吗?!”
……
半月之后,洛阳皇宫。
看着赵紫龙找人送来的手书,刘宏脸上怒色顿生,一把将书信摔在桌案上,拍案怒道:“这赵云实在是太让寡人生气了!”
张让当时就站在刘宏身旁,刘宏看到的他自然也能看到,此时一见刘宏这般愤怒的模样,想到之前赵紫龙送给他的诸般好处,张让当即笑劝道:“其实陛下非但不该恼火,反倒应该高兴才是呀!”
“哦?”刘宏皱着眉头看向张让,不解的问道:“阿父何出此言呢?”
张让走到刘宏身后,一边给他按摩着肩膀,一边劝道:“陛下您想呀,北方的胡人一直都是我大汉的心腹之患,特别是那鲜卑部族,这些年来时不时便要侵犯并州和幽州,赵将军有感北方边疆困境,主动请缨前往镇守,这等自愿为陛下分忧的心思,非但不该惩罚,反倒应该嘉奖才是呀!”
刘宏一想这倒也是,北方胡人历来都是心腹之患,况且北方边疆甚是辛苦,赵紫龙自愿主动前往镇守,这倒是一件十分值得肯定的事情。
但是刘宏又转念一想,即便赵紫龙想要镇守北疆,也要经过他批准下旨才行呀,他身为一国之君,又岂能随随便便让一个臣子替他做决定?
因此刘宏刚刚平复的怒气又再度升腾起来,拍着桌上的信怒声道:“但他未经请示便先斩后奏,完全是没有将寡人放在眼里呀!”
张让闻言却是犯了愁了,毕竟目无君王无论放在哪朝哪代都是大罪,况且赵紫龙这还不是第一次先斩后奏了,他不久之前就已有过另一次的前科,若是他一味劝说刘宏原谅赵紫龙的过错,恐怕效果也并不会有多好。
但张让能够在刘宏身边侍奉这么多年,甚至被刘宏这位当朝帝王以父相称,他的脑筋自然不可谓不灵活,既然劝说刘宏原谅赵紫龙很难,那么他便换了一条思路,从赵紫龙的功劳方面劝说道:“但是陛下,赵将军刚刚立下大功,现在处罚他毕竟不好呀!”
刘宏皱眉道:“他斩杀张牛角的功劳,不是已经和他擅离职守的过失功过相抵了吗?”
张让既然主动提起这个话题,心中自然已经有了腹稿,此时一见刘宏接茬,他便笑道:“嘿嘿,陛下应该还记得您最近才册封的那位平难中郎将吧?”
刘宏一瞬间便想起了他不就之前刚刚册封为平难中郎将的张燕,倒不是说刘宏对张燕有多么上心,而是因为他在赐封张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赐下一大堆的赏赐,那些赏赐让刘宏至今想来都深感心痛,因此记得自然牢固。
刘宏点了点头道:“记得,那又怎么样?”
张让笑劝道:“陛下您想呀,那位张平难坐拥百万黑山军,势力之大几乎不逊色于当日的黄巾逆匪,以他的势力完全可以割据一方,除非朝廷再度如对付黄巾军那般,号令天下共起讨之,否则便是官军恐怕都奈何不了他,他又为何偏偏要上书请降呢?”
刘宏一想还真是这道理,张燕既然能够拉起百万黑山军,自然不会是一个安分守己之人,但他却在实力刚刚升至巅峰之时,却上表向朝廷请降,这自然不会是他心甘情愿的决定,显然是有某些外力因素逼得他不得不做出如此抉择。
刘宏能够在即位之初,便借助宦官之手掀起‘九月辛亥政变’,将权倾朝野的窦氏一族一网打尽,从而完成了从听声傀儡到独掌朝权的巨大转变,他的头脑自是毋庸置疑,只不过他这年过多的头脑用在了赚钱和道:“但他未经请示便先斩后奏,完全是没有将寡人放在眼里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