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洛阳郎官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最坏的结果无非是等到冬天黑山贼自己退兵罢了。

  倒是张颌部在安国因手下兵少,只能龟缩城内据守不出,派人向后方鲜于银传信求助,接着与鲜于银亲率两千汉军打了一场里应外合举火为号的夜战,将丈八的围城之兵一举击溃。

  旋即,派兵深入河间郡,一路冲到鄚县将宗族带出,再度返回安国县,竟是没有折损多少兵马。

  比起张颌受了小小的憋屈,麹义那个方向则可谓是大获全胜了。

  常山国比邻中山的县名叫真定,那座城池竟在黑山攻略下凭着临时征召的乡勇抵抗住黑山的两次进攻,最终城破后除了县尉阵亡,县令、丞则带着数千百姓及千余乡勇退至山中,一时间成了黑山贼寇眼中的鸡肋。

  攻,上千乡勇战力不弱。不攻,这伙乡勇则时常下山像过去的山贼一样抢夺他们的粮草辎重。

  一直到麹义派兵压境,于毒根本不敢将军卒留在真定城,直接就把城池让出来了。

  麹义一战未打,不过是带兵向西行军七十里,赚得一座真定城不说,还连带着得了一个曲的乡勇投奔,算是鸿运当头。

  这还不算,这伙真定的乡勇在山里还做下件足可称之为大功的无心之举……他们擒下恒水之战后向西奔逃的陶平汉!

  麹义知晓抓到陶平汉是多大的功劳,当即又塞给乡勇两屯人马,补足一千之数,押着陶平汉前往无极,助燕北解围是小、为他请功是大啊!

  燕北的心里在犯难。

  他并不是担心城外五鹿围城的乌合之众,从九月下旬到十月这段时间,五鹿强攻三次城池,无极虽为小城,然守城军械非常充足,何况燕北在中山国掌握着无与伦比的动员力量。三次守城战中燕北本部伤亡可以小到不计,而五鹿却在城下丢了上千具尸,把护城河都堆高了二尺。

  什么样的攻城战燕北没打过,平乡、邯郸,整个冀州最坚固的两座大城他都亲手攻下来过,凡是攻城可以用到的手段,又有什么是他不知道的呢?五鹿的攻城手段实在乏善可陈,在燕北看来这就像是个跳梁小丑。

  黑山诸寇,勇则勇矣,才华实在有限。

  燕北只需要等,等敌人北上进攻的锐气散尽,等五鹿想要从无极撤回巨鹿时,他的进攻时机便到了……实际上现在燕北在头脑里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方式,但凡需要寻找时机时,他会去想如果是麹义面对这样的状况,他会怎么做。

  论把握战机的果决,燕北麾下到现在都没人能过麹义。

  真正让燕北犯难的不是眼下的敌人,而是将来可能会出现的敌人。

  朝廷相召,要公卿大臣摘选宗族子侄充任宫中郎官,刘虞的书信让燕北不禁有些飘飘然,原来他也已经是卿大夫了。三公九卿之下掌管东北外族的地方军政长官,当然是卿。

  让燕东入宫为郎吗?

  若是在半年一年前,别说是什么都不要,就算先帝当政开万金堂,让燕北给朝廷交上百万钱他都愿意!

  可是现在?

  董仲颖把持朝政,士人纷纷蛰伏,燕北预料中的反噬还未来到……他敢把燕东放在那么个地方吗?

  要打起来他该站在那边?

  若将燕东交到朝廷,到时候他可就没得选了,只能帮助象征朝廷的董卓。

  燕北在灯下持着一封辽东送来的信件,久久不语。这是沮授派人随鲜于银送来的,这份信穿过黑山军的围城,来到自己手里着实不易,而信上写的东西亦叫燕北心焦。

  沮授作为辽东太守,同样有遣子侄入朝廷的责任,在信中沮授言明,这便是朝廷在收质子的把戏,尽管沮授知晓这个名额对一直渴求跨入士人门槛的燕北来说有多重要,但作为燕北的门下亲信,沮授建议燕北不要派人入朝。

  因为沮授看来董卓走了一步臭棋。

&em、邯郸,整个冀州最坚固的两座大城他都亲手攻下来过,凡是攻城可以用到的手段,又有什么是他不知道的呢?五鹿的攻城手段实在乏善可陈,在燕北看来这就像是个跳梁小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