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飞吧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果然是闹灾。

  整个淮南一地,米斗千钱,饥荒遍野。

  更要命的是,为了至少在年前瞒住朝廷,当地的地方官造了孽,死了不知多少人。

  那些地方上的官到是上折子请了罪,朝中颇有不少官员以其忠心为借口,劝陛下宽宥。

  皇帝登时大怒,他向来体恤官员,很少杀官,这一次却是动了火气,流放了一群,死了的也不少。

  包拯奉命前去赈灾,展昭随行,临走之前,方若华去送他,见他一句多余的也没问,本来不想提起,不禁叹了句:“我以为陛下可能会问问鬼神。”

  展昭没说话,包拯却摇头道:“陛下不会。”

  方若华就笑了,那到是省了她不少事,不只是因为这次灾荒,她和父母早就商量过,装神弄鬼有装神弄鬼的好处,可一旦装得像,麻烦就会很多,所以从一开始,她就有意无意地灌输过一条准则,神仙不理俗事。

  陛下果然是聪明人,没有做出事事问鬼神的事情来,除了太子这一桩。

  就是这一桩,还是方若华先说漏了嘴,才闹得那位心中发痒吧。

  “人间的灾难,百姓的疾苦,在人看来,是天大的事,可对那些神仙来说,这符合万事万物的运转规律,与潮起潮落,也无多大区别,说句难听话,便是朝代更替,也与神仙无关,天助自助者的意思,还是要人来自助,在天给一线生机时,才能抓住那一线生机罢了。”

  说是神仙不管人间事,但方若华是人间的土地,身在凡尘,还是包拯前脚出京,她后脚就跟着去。

  这一去便是一月有余。

  新年的喜庆味还没有完全消散。

  陈方氏撩开车帘,向外看去,乌云遮住苍穹,细细密密的雪花随风飘零。

  女使心下担忧,频频向后看去,忍不住低声道:“娘子,咱们还是回吧。”

  虽然有护卫跟随,表姑娘也着人守着,但娘子何曾离过京城,如今远赴淮南,又是闹灾的地处,她们想一想心里就发寒,再想郎君的臭脸,就更害怕。

  陈方氏根本没把话听在耳朵里,只一心一意想着自家侄女。

  侄女大年初一离了京城,只留下一封手书,这些日子,每每有口信传来,只道都好,可她哪里放得下心。

  早知道这孩子性子野了,也知道她,她如今不比以前,很不必担忧。

  “哎。”

  但她看着那孩子从小长大,捧在手心里还怕摔到,一日见不到,心里就想念得很,既然那孩子出了京城,她干脆也就咬咬牙追去看看。

  至于陈青,谁管他!

  这些年,她给陈青当继室,也自认为做得不差,反正他爱的是宋氏的美色,一年到头不来正院,就是自己走一阵,恐怕他也不在意。

  再漫长的路,终也有尽头。

  陈方氏几乎不知道自己这一路是怎么熬过来的,一道上担惊受怕,路遇灾民无数,一开始她犯了傻,还敢送些吃食,与那些枯瘦如柴的小民,后来被围攻了一次,要不是护卫们行动果断,出手够狠,怕是连命都要丢下,从此就再也不敢了。

  好几次她都害怕地想打道回府,只是因着掉头回去也不一定安全,又担心方若华,这才硬挺着继续前行。

  终于到了地方。

  陈方氏四处探问,问了不知多少人,始终找不到自家小侄女的行踪,又不敢盲目乱走,只能把粮食交接给官差,自己在粥棚附近坐下,慢慢按摩腿脚。

  坐了起码有一个多时辰,耳边忽然听见熟悉的声音,登时抬头看去。

  不远处,方若华一只手拎着斗笠,一只手拎着一个老妇人的胳膊,拖着她走过来,走到粥棚附近,交代衙役给她装两斤粗粮,又从她手里接过那一片碎肉。

  老妇人抱着粮食嚎啕大哭。

  方若华叹了口气,也没说什么,就打发她走了,蹲下身,就地挖了坑,把那碎肉埋掉。

  陈方氏浑身一颤。她当然知道那是什么肉,必然是人肉的,她在街上也看到了,有人在卖人肉,人肉比粮食贱,居然有很多人买。

  腹中沸腾,一阵阵犯恶心,陈方氏红着眼睛看过去,只见那个女孩儿面上有几分悲悯之情,神色严肃,低声吩咐了几句,衙役就应声去了。

  她才没走几步,后面却立时补上一个衙役,两人又低声交流起来。

  华儿距离自己很近很近,陈方氏看着那孩子的眼睛,却又觉得盲目乱走,只能把粮食交接给官差,自己在粥棚附近坐下,慢慢按摩腿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