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水上堡垒(二)第1/3段
极具未来风格的保宁级战舰,其原创者当然是英明睿智神通广大无所不能的蜀世子朱平槿。
但他朱平槿只是提出设想,具体的船型结构设计由川楚集团所属船舶研究院召集各方面的专家来完成。
在设计中,明代的专家们根据未来的作战地域和作战样式,定下了火力、航速、自持力、载员载物数等基本设计指标。
具体船型和结构,借鉴了蜈蚣船的建造和使用经验,也融汇了中国沙、福、广、鸟四大船型以及那艘停在夷陵晒太阳的夷人海船的部分优点。
因此最终的产品,既有福船和划子船的影子,又有蜀王府创意的一贯独特性。
不过所有专家包括朱平槿的老婆都不知道,当朱平槿用炭笔粗略勾勒出保宁级原始的线形图时,脑中浮现的是二十世纪的全中线背负式火炮护卫舰。
保宁级下水后,先后在长江江面和犍为县的小西湖(注一)进行了两次系统的测试。
根据测试结果,保宁级干舷较高,在复杂水文条件下的稳性好,不易上浪。
船尾使用了固定式的多孔单舵,回转力矩大,转向迅速。
操舵位置观察、通讯、指挥条件良好。船舵的转动使用舵轮控制和滑轮助力,操控简单准确。
船帆的升降和转动也使用了滑轮助力,理论上可以做到双人操作,极大节省了人力。
此外,该船舱室多,储物能力强,生活条件远好于蜈蚣战船,在无补给条件下自持力可达二十天以上,载员可达三个排。
此外,保宁级还有火力猛,生存能力强的特点。由于体积大,载重多,其用途广泛。它既可作为主力战舰争夺治水权,又可用于人员和物资运输,遂行各种战斗任务。
当然,该船也有所有尖底大型船舶共有的缺点,一是吃水深。满载吃水估计会达到一丈,在浅水多沙洲的江河航行有搁底倾覆的危险;
二是航速较慢。在无风的环境下,即便临时增加定编额一倍的橹手,单凭摇橹仍旧只能达到半个时辰二十里的平均速度。这个速度约等于航速六节,与步兵急行军速度相当,比蜈蚣船平均三十里慢得多,但又比载重五百石的平底方首沙船快得多。
保宁级刚入役,第一大队便自作主张地将其加入战术演习。在贺桂等水军将领的眼中,保宁级既是蜈蚣船队的补给仓库,也是蜈蚣船队的火力堡垒和指挥中枢。
这一点倒与世子朱平槿的思路不谋而合。
朱平槿之所以在批量新建蜈蚣三型战船的同时,另行建造这种回归传统又全面突破传统的大型战舰,其目的首先便是看中了它庞大的身躯。
常言道:胖子肚里油水多。
船型大型化带来的升级改装潜力,才能使水军真正担负起战略军种的使命。当然,谁也不知道保宁级战舰首先要加装的装置,在人类发展历史上,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
新官上任的护**水军司令曾英站在保宁号的前甲板上,沉默不语,若有所思。
前主炮的圆形木制炮台上空空如也,给曾英留下一个无限遐想的空间。
曾英悄悄询问了几名水兵,可谁点倒与世子朱平槿的思路不谋而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