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章论英雄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看了看朱由检及其身侧文无忌,宁古塔的汗说道。

  小径拐向的地方有凉亭,朱由检和文无忌走了进去,宁古塔的汗、代善跟随了过来。

  视野顿然开阔,居高俯瞰,京都庞大的城市轮廓清晰,管道被拓宽,笔直的延伸向四面八方。连同向张家口、天津卫、香河方向的道路上车水马龙,入目繁华。

  三年,京城及其周边的建设发展超出了以往十年不止。

  视线回收了过来,文无忌说道

  “阿敏是枭雄,他们那些人也很厉害,自鹤城西走,近四年时间,同蒙古高原诸部、沙皇国、奥斯曼帝国、萨菲波斯帝国、诺盖汗国、阿斯塔拉罕国军队交过手,胜多败少,从军事层面,他们确实打出了名堂。阿敏的意外是我们所始料不及的,你说给一条活路,早就给了,如若不然,刺邑、赞章大军南下,这支军队会飞灰湮灭。沙皇国、波陶联邦出兵,成子龙大捷,阿敏也是将对手杀的血流成河,从哪个时段开始,顺天府的战略重心便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围歼阿敏,而是如何利用阿敏为顺天府谋取更多的利益,顺天府如今达到了目标,没有追杀阿敏的必要,能不能在奥斯曼帝国和萨菲王朝的夹缝当中杀出一片立足之地,就看他们能耐或者是否可以抓住我们制造的机遇,但有些变数终归脱离了我们的判断,比如寅癸的刺杀”

  日光自凉亭的一角落下,代善面色变幻。

  宁古塔的汗右手紧了紧,长舒口气。

  文无忌如此说的朱由检神色端详。

  极目楚天舒,文无忌言落,朱由检背负手开口。“如今你们是可以自由出入宁古塔,在盛京和顺天府都能畅行无阻。宁古塔卸甲,我是如何说的,会在周边开办学校、商市及其辽地的开发,你们可以参观,也可以加入。如今状况如何?宁古塔外的学校中有的是你们女真学生,他们为什么要学习,因为原始的农耕脱节了社会发展。学习能让他们更好的获得生活条件,能开拓眼界,能满足自我的需求。”

  “辽地的变化你们也是看到的,上京外围成了粮仓,能养活百万民众,而之前,上京及其周边一片荒芜,那片富饶的土地仅供上京的大族狩猎、骑马。朕武略是比不过你们,所以专心在民生建设建设当中,十年改制,我是走过很多地方,宫内种植过土豆、黄瓜,缺少钱财,宫内创办产业,自食其力,这十年,我也是思索了很多。什么是英雄,弯弓射大雕是英雄?力拔山兮气盖世是英雄?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是英雄?英雄在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定义,但英雄终归的意义为国为民。”

  “为民谋利,是英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什么是明君,天下太平,民众能享受国家强盛带来的生活变化才是明君,胸有江山,包容、与时俱进才是明君。让民众食能果腹不算是。我允许了你们可以使用自己语言文字,传承自己文化习俗,当年你们却想着是要磨灭我们的文化。一种落后的文化以武力去磨灭先进的文化,这是愚蠢的,是倒退。一个民族文化的先进体现在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包容,百家争鸣,海纳百川。一个民族的自信体现在他的创造性、生存力、传承性,而不是民族思想的闭关自守。一个体制的先进性包含在能否领导这个体制内的民众完成文化的创新和民族意识的始终觉醒,民族精神的塑造、与时俱进、源远流长。你们做不到,因为你们的眼光是狭隘的,你们从落后的体制骤然间接触到先进的体制,你们表现出来的是害怕、内心的软弱,这种意识体现在政治层面就是武力的镇压。如果你们接管顺天府,掌控这个天下,你们在消亡掉自己文化的同时也会将汉家文化陷入到万劫不复当中,将华夏陷入到水深火热当中。”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你们会说昔日蒙古帝国还不是横跨亚欧,统治着汉人、西洋人。是的,但那是历史,那时蒙古帝国面对的是欧洲农奴体制的社会。如今星辰大海,西洋制造业高度发展,文化进步飞速,宗教战斗导致新的国家意识、民族精神的形成。今非昔比,时代不一样了,一个守旧的体制和不思进取的文化面对先进的体制、文化只有被碾压、异化的命运。战争结束了,数百万汉人在内大明之界各族民众将会迁移向西南、大洋岛屿、西北、乌拉尔山以东、克里米亚甚至是巴伦西亚王国,这是一次伟大的时间移民和民族融合。星辰大海,这个融合将导致国家的鼎盛和民族意识的真正形成,诞生一个史无前例,伟大、自尊、自强、自立的华夏一簇,女真人、蒙古人、鞑靼人、回鹘人等各族都将是华夏儿女。”

  脑中轰然一声巨响,宁古塔的汗、代善两人荡魂摄魄。这种对于民族的解释,对于战争的理解,对于未来的判断及其格局的定位、设置远远超过了两人以往任何时间的思索。

  秦歌也是被触动,朱由检言语绝非出自文无忌教授,个人的观点形成与改制以来大明皇帝孜孜不倦的学习感悟中,来自与文化革新当中。

  某种层面,朱由检确实是的脱胎换骨。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