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善有善报第2/3段
虽然有传教的意思,但苏彧认可他的说法。
他走的本就是这个路子。
所以,苏彧笑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今日我救世人,明日或许就是世人救我了,这不,大师就来助我了。”
弘信笑着指了指苏彧,便随意闲聊了起来。
然后,苏彧发现方丈的商业嗅觉真的很强。
白糖是在万姓交易大会上贩卖的,弘信大师对于白糖的火爆再清楚不过,目前而言,白糖比煤炭都要赚钱。
按照万姓交易大会上的趋势,白糖每年的利润可以轻松到达三千万贯。
而煤炭,蜂窝煤全面铺开之后,耗费大量人力物力,采矿制煤,整个产业每年才有六七千万贯的体量,利润不知道要分薄多少。
在普通人看,肯定觉得白糖比煤炭更好。
但弘信不这么认为,他笑着说道:“白糖说到底是用甘蔗加工来的,只要种得多,产量就能上去,工艺破解了,就不再是独家生意了,而且产量越高,价格越低,利润越薄。”
“煤炭行业不一样。”
“煤炭的产量取决于煤矿,只要控制了煤矿,就从源头上控制了整个产业,而且与白糖不同,柴米油盐,煤炭是生活所必需的,价格几乎难以波动。”
“关于煤炭的运用越多,煤炭的价格反而会越高。”
“焦炭一出,煤矿的价格直接翻了翻,这就是差别所在。”
“白糖赚钱也就这两年了。”
“各家见到白糖的暴利不会无动于衷,至多半年,就会有第二家贩卖白糖,一年之内,甘蔗产地的控制与产能就会发生变动。”
“两三年后,整个白糖行业每年的利润能有千万贯,就算不错了。”
大宋朝的糖可不专营,谁有秘方,谁就能生产,市井之间,土法制作麦芽糖的都不少,可以说只要开了条口子,白糖就会泛滥。
昔日的奢侈品,最终会沦为普通的糖品。
这点,苏彧再清楚不过。
白砂糖的工艺简单到有些粗陋,工人一看就会,这年头做生意可不讲究,威逼利诱绑架勒索,什么做不出来?
半年之内,工艺必然泄露。
待多家并起之后,那些工人也会忍不住私下制作,两年之内,白糖就要泛滥,价格从天上落到地下之后,利润还剩多少?
白酒不会泛滥,那是因为酒水专营。
所有卖酒酿酒的店面那都是在朝廷挂了号的,谁敢私卖,一查就知道,汝南王府的财路也敢抢,那怕是不要命了。
酒的利润,是靠权力保障的。
糖不是。
聪明人都知晓里面的关隘,所以弘信并不羡慕叶明仁,他对于白糖并不感兴趣,拍卖的事情也只是稍稍聊了聊,最关心的,还是慈善。
这个项目如果做得好,影响力可比白糖产业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对于慈善,苏彧没有什么保留,倾囊相授。
大相国寺是吃佛主这碗饭的,自然知晓佛家的立身之本是什么,是善,所以,做慈善是佛家的核心产业,不敢糊弄……
两人聊了许久,直到日头正中的时,最终会沦为普通的糖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