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有些人表面是文豪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锦衣卫强,强在监察百官上,甚至有刑狱大权。

  看起来威风,可实际上偏离了本职。

  一个密谍组织由暗转明,怎么看都失了本格,更何况,成祖以后,锦衣卫就不怎么行了,后来东厂、西厂的,明朝皇帝一直想为权力找份保障,但其实是无人可用。

  土木堡之变后,大明的勋贵就没用了,老朱家也失去了军队的控制权。

  文人士子,又已经走歪了,天天喊着众正盈朝,导致明朝皇帝除了太监就没人可用了,这点跟赵家比起来,差了不是一星半点。

  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南宋跟南明。

  但凡南明能有南宋一半的实力,大明就不能亡国,毕竟有史以来,明朝得国最正,可大明还是亡了,亡在了冰河时期,亡在了众正盈朝水太凉。

  宋朝的士大夫也要权力,也想帝王垂拱而治。

  但是,他们是有节操的。

  文天祥可以狱中做正气歌,陆秀夫可以崖山海战战败之后,抱着小皇帝投海,这其中的差距,就差在了文人的脊梁上。

  大概,还是元朝的问题。

  那被打断的脊梁,洪武帝没能给他们续成功……

  后来,再有人把脊梁给扶正,那又是三百年后的事情了,那要到中华两千年来,另一位圣王出世,才能给这个文明一扫八百年的颓势,焕发新的生机。

  岁月坎坷,大宋还是不错的。

  最起码这个时代弱,但它在挣扎,朝政上,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思想上,关学、洛学、数学、濂学。

  这是儒家,是天下读书人,最后的挣扎与气节。

  崖山之后无中华是不对的,而是……崖山之后无儒家,明儒,那不能称之为儒了,他们已经丢掉了“天下”二字。

  是丢掉了魂魄的。

  纵然会有王阳明这位儒家最后一位圣人出世,也改变不了那整体淤泥的事实。

  张居正大约是明朝两百年唯一心中还有“天下”梦想的读书人了,他会去争,会去抢,不介意手段,只想让天下更好……

  可事实是,张居正也不过续了明朝五十年而已。

  在没有外患的情况下。

  然而,就明朝那执政基础,连出两代雄主的水平,换成大宋朝的文人集团,那“远迈汉唐”就不只是争议颇多的自夸了……

  可惜没那么多如果。

  大宋朝拉胯,就拉胯在太宗上。

  赵匡胤如果能多活二十年,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可惜没有,高粱河车神微操无双,一战败尽大宋三百年国运……

  封建帝制,帝王就是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值得庆幸的是,现在的仁宗皇帝虽然平庸,但他是一个合格的帝王,他能守江山,他也有容人之量,懂得御下,否则……

  苏彧摸了摸自己的脖子,嗯,还在。

  徐偃见苏彧摸脖子的动作,也笑了笑,调侃道:“原来苏大家也知道怕啊,鼓动数万人游行,这可是禁忌中的禁忌啊。”

  “你倒是真敢做。”

  苏彧坦荡了笑了笑,说道:“心怀天下,有何不敢?”

  徐偃比了多活二十年,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可惜没有,高粱河车神微操无双,一战败尽大宋三百年国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