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河山(三十二)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第七章河山三十二

  想事容易做事难,摆在面前的第一个难题就把余启龙营长给难住了!面前这个运输队,没有了步兵大队,只有二百来个日军后勤人员跑前跑后,绝大多数的是拉车牵马的当地老乡,日军为了方便工作,身上的装备全部解了下来,堆放在拉物资的大车上,有些日军士兵干脆连雨衣也脱了,冒着雨在大声叫喊着,让牲口跟上,要大车快点。这个样子,只要一个冲锋肯定能把运输队拿下,但是误伤了群众怎么办?

  问题交给指挥部,林英坚没了主意,请求杨克志,杨克志让大家一起给给意见,首先发言的是胡继庭,他很明确的说,要胜利就会有牺牲,我们革命者就是不怕牺牲,但是必须把运输队拿下,至于在作战中误伤的群众,即使牺牲了也是值得的。

  黄天化有点不理解的看了胡继庭一眼,这些以革命党自居的人,功利思想竟然如此之强,为了达成目的,居然可以不惜一切手段。对于牺牲的理解,黄天化与胡继庭不一样,可以牺牲自己,但是却不能损伤百姓,这是规矩,没有听说过,胜利以牺牲百姓为代价。

  杨克志也不赞成胡继庭的意见,却也拿不出更好的建议,默不作声。

  林英坚有点着急,说:“有什么好主意快点说出来,日军的运输队走得很快,再有半个小时就要到达余营长他们的埋伏圈。”

  林英坚的话给了黄天化一点提示,既然日军走得快,那就让他们慢一点再说,问道:“余营长手里面有没有一些枪法比较好的老兵?”

  “有!”杨克志说:“我们红军,子弹一惯不够用,打的就是准确度,只要是三五年二十八军那年头的老兵,谁的枪口都有不错的准头。”

  “通知余营长,把这些人集中起来,有十来二十个就行,去打日本人的冷枪,一定不能伤到老百姓。”黄天化说到这里,看了旁边的胡继庭一眼。

  “是!”林英坚走了下去。

  黄天化让通讯员告诉陈正信,留下炮连重火力连和石重连,罗卫连和瘦猴连跑步增援余启龙部,同时命令驻地的辎重部队向埋伏圈方向靠近,准备打扫战场。听到黄天化下达命令,杨克志笑了,面前这位,看来已经是胜券在握。

  余启龙营长接到命令,立即明白了上面的意思,把班排长和一些老兵组织起来,约有二十来人,组成冷枪队,让他们去打运输队的冷枪。

  冷枪队来到第一个坡地,刚刚伏下身子,运输队已经过来了,在日军的催促下,民夫们使劲的打着马,马儿走得很快,已经有点小跑的感觉。

  “一人瞄一个,别打重了。”冷枪队的负责人说:“小心打,哪怕打不中,也不要伤了老乡。”

  日军与百姓很好区别,百姓都是斗笠蓑衣,日军都是雨衣,瞄准雨衣打,准没有错。

  一排枪过去,穿雨衣的倒下了二十来个,运输队顿时就乱了。

  又是一排子弹过去,倒下的仍然是穿雨衣的,日本人明白了,不是子弹长了眼睛,是自己给出了目标。所有的日军都躲在大车和牲口的另一面,靠牲口和大车掩护,只是这么一来,运输队的行进速度就慢了下来

  灵醒的老百姓见到这两排枪弹,谁都明白这些子弹是长眼睛的,不会打中自己,但还是一副怕死的样子,搂着头,蹲在牲口旁边,运输队完全停了下来。

  运输队不走了,日军急坏了,不知道是谁想出了个损招,把一架大车上的军用雨衣拆开,让民夫们一人穿上一件,雨帽盖过头,远远看上去,跟日军一个样。民夫扮好后,日军也出来了,一起赶着车前进。

  “嚯!这伙子鬼子挺聪明啊!”冷枪队的负责人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连长怎么办?”一个老兵问道。

  “怎么办?凉拌!”连长指着不远处的运输队说:“我们从上往下看都一样,找个平的地方就不一样了。”

  “怎么会不一样?”老兵再问。

  另外一个老兵打断了他的话,说:“这还不懂,民夫穿草鞋,日本人穿皮鞋。”

  二十几个人都笑了,往前面跑去,找到一条沟边,等着运输队上来,这里距离大路不远,一百来米,因为下雨,中间形成了一条小河,水还挺急,这是个打埋伏的好地方。

  刚准备好,运输队又到了。

  这回不需要再吩咐,冷枪队的战士们纷纷找到了自己的目标,一阵排枪过去,又倒下了二十来个鬼子。

  这回,连民夫也乐了,自己人就是自己人,枪枪打中的都是日本人。

  日军也明白了原因所在,纷纷除下自己脚下的皮鞋,把裤管高高的挽起,藏进雨衣里面。运输队继续前进。

  听到余启龙的汇报,指挥部里笑成一片。黄天化说:“当年有马孟起打得曹操割须弃袍,今天有余启龙打得日军更衣除鞋,也算是一段佳话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