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五行,造化之机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张庆负责处理方漫那极品的前夫一家,叶凡也乐得无事一身轻,转而继续钻研山岳第六形,也就是守护之势。

  不知道是不是叶凡从小缺乏安全感,所以领悟起守护之势来如有神助,居然只用了一个星期,就彻底把第六形掌握,远远超出他的想象,毕竟原先在他看来,这最后两形绝对是最难的,区区一个月的时间,远远不够。

  但谁也没想到,守护之势对于叶凡而言反而是最简单的,隐隐间,叶凡也明白,之所以如此,恐怕跟他从小的经历有关,他的心境更契合守护之势的真意,所以才能这么快的领悟。

  只是这种事情可遇不可求,能够碰到一次都是难得,绝对不奢望最后一形还能如此。

  不过第六形只用了一个星期,也就意味着留给他领悟第七形的时间更多了,机会也更大,这让叶凡有种迫不及待的感觉,想要立即就进入梦境,去学习最后一形。

  好不容易将这种冲动压下,叶凡继续在院子里练起拳来,最基础的形意五行拳,其中没有融入任何的势,只有纯粹的拳意在涌动。

  在拳法境界上,叶凡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宗师之境,虽然在很多练武之人眼中,已经是高不可攀,可是叶凡却明白,他距离真正的顶点仍旧差的太远。

  先不说那传说中的超凡入圣,就是出神入化的顶峰他都还有很长一段路,眼下他所拥有的一切,绝对不是他骄傲自大的理由。

  当初,徐野那句话对叶凡的触动也很大,武术即为武道。

  尽管这句话只是徐野转述,但说出这话的人,其境界绝对远远超出了叶凡,甚至叶凡怀疑,对方走的应该是武道之路,说不定已经达到了传说中的超凡入圣。

  只可惜那等高人无缘一见,否则对于叶凡也有莫大的好处。

  既然知道了武道还有更高的境界,叶凡自然就升起更高的志向,或许他可以将拳法修炼到超凡入圣,乃至于更高的境界,而在修行一途,也达到真人,甚至是真君,去领略一下那里的风景。

  只是想要做到这一切并非简单的一个难字可以概括,但当初听到那句话之后,一颗种子就深深的埋入叶凡的心里。

  五行拳,代表着金木水火土,而五行之说,历来在华夏流传已久。

  其中《类经图翼》就有云:“盖造化之机,不可无声,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生克循环,运行不息,而天地之道,斯无穷也。”

  这句话的含义就是说,五行之中蕴含着造化,机遇,更详细阐明了五行的各种特征,彼此相生相克,以五行之说,喻天地之道,如果真的可以彻底领悟五行,那么就是大道可期。

  什么大道不大道,叶凡并不在乎,主要是离着他太远,做人得脚踏实地,不能好高骛远。

  其实这句话,是他当初学习五行拳的时候,唐荣告诉他的,只不过那个时候他总是一知半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总觉得有些高深莫测,直到叶凡达到出神入化,才算彻底领悟这句话其中的真意。

  五行拳,不单单只是五招拳法,更能生出无数种变化来,正应了那句话,生克循环,运行不息。

  而拳法之道,本就于混乱之中寻找机会,不可无声,亦不可无制,也就是所谓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如果单纯的遵循招式,那只会让拳法僵硬,失去了真意,永远不可能达到极致。

  叶凡的五行拳能够达到出神入化,显然已经过了这最初的阶段,如果真要说起来,现在的叶凡需要明悟的就是生克循环的至理,一旦等他悟透,那么五行拳将真正的生生不息,能够发挥出偌大的威力来。

  至于最后的天地之道,斯无穷也,叶凡估计应该是超凡入圣之后才能够领悟的东西。

  如果从这点来看,那位不知名的前辈,说的果然有道理,武术即为武道,到了最后,殊途同归,都是追寻大道,一种天地至理。

  随着叶凡对于五行之道的理解加深,五行拳的威力也在缓慢的增加着,比如金生水,以劈拳之意来推动钻拳,效果将出乎预料的好,让钻拳的威力大增,水的柔韧之中也带上了金的锋利。

  而五行拳还有三顶之说,头上顶,有冲天之雄。手外顶,有推山之功。舌上顶,有吼狮吞象之容。

  这三顶,如今早就被叶凡融入到每一招每一式中,完全收发于心。

  所以此刻尽管没有融入势,可叶凡每一拳,每一个动作,看上去都仿佛充满了力量,但拳意纯的遵循招式,那只会让拳法僵硬,失去了真意,永远不可能达到极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