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被抢风头了第1/3段
“好你个蔡伯喈,收学生这种事情居然不叫上我!”
只是众人首先看到的是一个身材高大的山东大汉,赫然是大将军府的掾属王匡王公节。这位后来十八路反董诸侯之一的河内太守,年轻时便与蔡邕交情要好。不过后来就是因为董卓这件事,王匡和蔡邕友谊的小船也是说翻就翻了,王匡怨恨蔡邕依附董卓,蔡邕也在王匡在河内惨败之后写的文章里面称王匡为“逆贼”。
但此时此刻,王匡依旧是蔡邕的好朋友。其实蔡邕这才邀请了这么多重量级人物,其实最想邀请的其实还是王匡,因为作为大将军府的掾属,王匡可是秦谊的上司,县官不如现管,把秦谊推荐给王匡才是最合适的。
但是王匡年底回了一趟泰山老家,蔡邕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所以也没有请他。但其实王匡已经在前日回到了雒阳,但蔡邕并不知道,这就是古代通信技术不发达的弊端。
这次王匡从泰山回来,同时还带来了与蔡邕熟识的泰山羊家的书信和礼物,来到蔡家门口发现大将军府的临时工书令史秦谊也过来了,这才知道蔡邕收他做学生,于是便联袂而至。
“我不知道公节你回雒阳了,否则一定得找你好好照顾文合的!”
“这个好说!”而性格豪爽的王匡也是一口答应下来,在与大厅内的其他众人打完招呼之后便找了一处席位坐了下来。
当王匡在那里和蔡邕寒暄的时候,厅内众人便开始在那边打量起秦谊来。秦谊来之前也是脱下了大将军府小吏的工装,换上了一身蓝色儒服,又扎了一条林宗巾,再加上人高马大英俊帅气,这一出场便有了一个先声夺人的模样,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博学多识的青年才俊。
“诸公,这便是蔡邕所收学生秦谊秦文合,劳请诸位以后多多关照我这个不成器的学生!来,文合见过翁叔!”接下来蔡邕便开始向秦谊介绍他所请来的朋友,中国官本位的思想根深蒂固,首当其冲的便是三公之一的太尉马日磾。
“秦谊见过马公,秦谊的伯父秦伯达曾经拜在季长公门下学习,秦谊也是深受季长公的教诲!”如果是上一辈子的秦谊,见到一个正guo级的领导干部,恐怕话都说不利索,但是有着穿越者的优越感,再加上这段时间已经见了不少大人物,秦谊的表现非常不错,顺便还和马日磾扯了一把交情。
“伯达有如此出众的侄子,在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那些世家大族为什么这么厉害,门生故吏占了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面对着可以算是马家门生故吏的秦谊,马日磾也是勉励了几句。
哗啦!
只是就在马日磾话音刚落,却是紧接着传来一阵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碰撞声,原来马日磾因为要和秦谊说话,不小心把身边的围棋棋盘给碰翻了,将上面的黑白棋子给洒落了一地。
蔡府的下人们反应也很迅速,马上便过来人帮忙收拾起地上的棋子来,不一会儿便将棋子收进了棋盘边上的棋笥里,只是原来摆满落子的棋盘里面却是空无一子。
“翁叔,下不赢棋也不至于把棋局给毁掉吧!”而这下子马日磾对面的孔融却是不乐意了,虽然两人都是蔡邕的朋友,但是彼此之间却是不对付。
后来马日磾出使关东被袁术扣留忧愤呕血而死,东汉小朝廷本来想着礼葬马日磾,结果便是因为孔融的激烈反对而作罢。
孔融和马日磾两人之间的矛盾已经不只是两人之间的事情,而是孔融所代表的孔氏家族与马日磾所代表的马氏家族之间的矛盾,而且这种矛盾主要是集中在儒家经学领域里。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但是在当时公认的儒家经学传人却都是马融一脉,郑玄、卢植等都是马融的学生,这些早让孔氏家族的传人心中稍有不爽。
尤其是在汉灵帝熹平四年,即公元175年,由蔡邕所倡议发起的,卢植、马日磾等人参与修订儒学经了一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