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大事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遂高兄我问你。”公孙珣不禁叹气,然后压低声音道。“天子既然让你去求雨,那必然是要大力提拔你,而按照我们之前所言,也就是说,其实天子此时已经下定决心要让你家那位贵人登上后位了。换言之,换后之事乃是天子本意……可既然如此,为何张让、赵忠等与你家贵人关系极好的中常侍里却无一人顺应天子心意,去对付宋皇后呢?甚至反而要坐视王甫行此举动?”

  何进依旧是一言不能发。

  “遂高兄,宫中贵人是你妹妹,你应当知道,宫中掌权的中常侍分为新旧两派,王甫可是与你家贵人周边的那些常侍并不对付的……”

  “这我倒是知道。”何进终于理清了一点头绪。“可是,到底为何呢?若是事成,岂不是让王甫趁机博得天子欢心,再进一步?”

  “因为宋皇后无罪!”话到此处,公孙珣终于说出了关键。“这是堂堂皇后,一国正统所在,无罪被废,便是天子早有决断,也无人愿意去干这种脏事的!谁干了,谁将来一定会成为朝野众矢之的!便是仗着天子维护躲得过一时,也躲不过一世!王甫是被逼的没法子……他和皇后有杀姑之仇!而其余常侍们则是冷眼旁观,说不定还要故意推他入此火坑!”

  “那我该如何?”何进不由有些慌张。“我身份敏感,又位置卑微……皇后被废会不会让朝中士人仇视于我呢?”

  “我就是要说这件事!”公孙珣立即答道。“遂高兄应该即刻出行,躲在南阳求雨,此事一日不定,你就一日不要回来!”

  “我晓得了!”何进立即犹如得到了主心骨一般握住了公孙珣的手。“多谢文琪连夜来报,并予以指教,我明日一早便直接去南阳!”

  公孙珣微微颔首,也不多言,而是抽身就走,径直回家去了。

  何进赶紧追到门前,却只听到马蹄声声,而不见人影……便不由微微一叹,幸亏自己能结交如此人物,方能躲过这富贵山前的最后一道坎。

  一夜无言。

  而从第二日起,整个洛中便开始乱做一团。

  先是曹节半公开的泄露了蔡邕的奏疏……这位大长秋终究是长了个心眼,对这些直达天子身边的奏疏留了意,然后趁着皇帝上厕所的时候变将这些表章看的一清二楚,回头就笑着和一些当事人说了个干净。

  然后,且不提其他人,唯独这天子的乳母赵氏,还有那绰号程大人的中常侍,本身就是泼妇一般的作风,所以,根本不用一日,整个洛中就都已经可以背诵此文了!

  而当奏折上的评价彻底传走样以后,这些当事人和他们的亲眷、故吏、家族,此时更是只想把蔡伯喈给活活烧死才觉得能出这么一口恶气!

  总之,事情爆发的速度便是公孙珣都始料未及,吓得他赶紧让人往蔡邕府上去搬书。

  但是事情还没完……又过了几日,趁着尚书台一名尚书缺额,天子忽然任命了一个叫乐松的人来做此职务,还加了侍中衔。仔细一查才知道,这人居然是鸿都门学那边的天子近臣,靠给天子讲民间笑话而受宠的……这种人坐尚书,也是有意思!

  不仅如此,还没等尚书台的诸位缓过气来,数日后,这位天子又专门下诏给尚书台,要他们给鸿都门学的‘诸贤达’画像,说是要挂在宫中那个阁楼上以示尊崇!

  这下子,可是真的捅了马蜂窝了!

  这么多汝颍宛洛的士人因为党锢都无法出仕,这么多孝廉都还在郎署里熬资历,这么多茂才都因为不得志辞职归乡……几个画画的、做赋的,怎么就成了侍中、尚书,然后还要画像纪念呢?!

  他们干啥了,就要给他们云台廿八将的待遇?!

  实际上不要说蔡邕这种老式士人了,就连阳球这种天子心腹爪牙都受不了这事,因为毕竟他也是正经孝廉出身的人物。于是,这位当朝尚书令干脆利索的带领除了那个乐松以外的所有尚书台官员,联名上书,言辞激烈的驳回了这个要求!

  天子碰了一鼻子灰,也就不再提画像的事情,但是继续下旨给这些鸿都门学出身的人封官的动作却是没停。

  这里有个专门的说法,叫做一意孤行。

  于是乎,满朝沸腾,几乎人人上书,请求罢免鸿都门学,便是早就豁出去的蔡邕都没忘了上了一封奏疏,直言天子是要与天下士人相悖!

  而到此时,整个朝堂上都已经热火朝天了。

  明面上,是所有人团结一致怼天子,顺便欺负一下那些鸿都门学出身的天子近臣!

  暗地里,则是各有各的算盘,有人相互书信往来,结成集团,誓要杀蔡邕而后快;有人暗自谋划,准备施行大事;有人长处一口气,似乎是觉得自己躲过一劫;有人心怀郁郁,对朝局的变化感到不安与不满,还有人跃跃欲试,等着火上浇油……

  当然,也有人怅然若失。

  “枉我如此辛苦,只求稳定朝局。”太仆府上的内堂中,坐在上首的袁逢一脸无奈。“为此连九卿之位都丢了,跑来做一个比两千石的长水校尉……”

  “兄长。”坐在一旁的袁隗低声解释道。“没办法,你自请降罪,可中枢要紧的职务就只有长水校尉有空缺,其余都早早有了安排。”

  “我不是真嫌弃这个职务。”袁逢愈发无奈的解释道。“这种东西做几个月等九卿出缺再回去便是了,我是心疼自己这么辛苦却还是没能挡住这股政潮。不仅如此,天下人都去看蔡伯喈和那鸿都门学了,根本没人看到我的委屈和小心,真是白白辛苦。”

  袁隗微微颔首。

  没错,如果从此时往回来看,朔日的大朝会和随后曹节、袁逢的默契退让,非但没有使朝局安稳下来,反得到了主心骨一般握住了公孙珣的手。“多谢文琪连夜来报,并予以指教,我明日一早便直接去南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