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霉的殿后(5)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镇江?侬港啥拧玩笑?这里不通镇江的。”船老大欺负眼前这几个大兵说的是北方话,准备来个抵死不认账。

  “听着,我们虽然是北方人,可对这里是清楚的!”李久伸手抓了一下船帮,一块不那么结实的木头就被他掰下了一块,“江南湖网纵横,所有大点的地方都有运河连接,否则这里也不会那么富庶,你把我们送过去,我还有厚礼给你,你要是欺负我们是外乡人,嘿嘿”

  曲麻子非常配合的使劲将机枪的往船板上一砸,赵豁子干脆就把步枪端平了。只有狗蛋吓的躲到了周大牙的身后。周大牙云淡风轻的掏出一根烟。

  “船老大,你就受点委屈吧,我这兄弟是讲武堂毕业的,对啥都清楚,你何苦要自找霉头触?”给船老大点上火,周大牙自己也点上一根,“话又说回来了,这兵荒马乱的,有我们哥几个在就没人敢碰你,你要是碰上一群溃兵下来,恐怕你不要说这船了,能不能保命还两说呢!”

  船老大没脾气了,也不敢耍心眼了,人家那可是讲武堂毕业的,听老辈说,能进讲武堂的人都是有大学问的,蒋领袖就是从讲武堂里出来的。

  船老大老老实实的开船了,这条本来就是在当地拉脚的小机动船,就是船老大一家吃饭的本钱,说啥?那个年代有机动船吗?

  有,珠三角湖网河汊地带还很多,从旧上海的照片里大家可以看到靠近码头的一些船是没有风帆的,而在长江中有孤立的帆船活动,那些帆船其实是渔船。而在长三角一带走乡串镇的交通工具主要就是机动船。鲁迅先生笔下作品祝福里描写的祥林嫂的丈夫是个纤夫,不过那是描述的辛亥革命前后的故事,到了30年代的时候,这个地区不仅是有了大量的机动船,让当地的纤夫大批的失业,而且,在当地也没有狼了,或许这是对祥林嫂的一个藉慰吧。

  在常州,有个叫奚九如的前清秀才,他从1912年开始投身实业,注意,是1912年,也就是在辛亥革命之后的第一年,他创办的厚生机器厂就是生产各种小型的柴油发动机的,一开始这些机器是用在船上的,可后来这些机器给当地有着悠久历史的纺织业提供了动力,在纺织动力上的成功掩盖了对当地船舶的贡献,事实上,一开始的时候,厚生机器厂就是个造船的,厚生机器厂生产的以单缸柴油机为动力的小木船几乎是当地的抢手货。还有利用当时日本向中国倾销的发动机做的机动船也不在少数。北伐战争结束以后到卢沟桥事变这十年被称为“黄金十年”,其实指的就是在山东、沪宁一带的民间资本大发展。

  李久他们拦下的这条船就是属于那个时代很先进的机动船。淞沪开打,船老大就想躲起来,躲过战火再出来跑运输,可没成想还是被嗅觉超级灵敏的李久给从河汊里找了出来。没办法,那个大头兵是个行家,骗不过。

  有了这条可以乘坐20多人的小船,李久他们舒服多了,中午靠近了一处水边的小镇,周大牙上去买了点吃食,于是这条船就继续开行。在水道里,他们也遇到了一些逃难的船,上面载满了逃难的人。百姓逃难都是先短途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最后才形成长途迁徙,谁能想到这股逃难大军最后竟然行程五千公里,深入到四川和贵州呢?李久也想不到,他只希望能够尽快的到达南京。

  为了避免遭遇鬼子空中飞机的轰炸,李久让船老大按照他设计的路线开船,好在船上备用的柴油足够,这单缸的柴油机也很省油,就是船速太慢了。

  小船在星罗棋布的江南水道里七拐八弯,整整走了一个礼拜,才到镇江附近,天色已晚,再往下走就要进入长江了,此时的长江并不太平,不要说鬼子的军舰肆无忌惮,就是国府的巡逻队也是见一条船查一条船,船老大宁死不去。

  “不要逼他了,我们也该走走了,老周,咱们步行或者找到乡串镇的交通工具主要就是机动船。鲁迅先生笔下作品祝福里描写的祥林嫂的丈夫是个纤夫,不过那是描述的辛亥革命前后的故事,到了30年代的时候,这个地区不仅是有了大量的机动船,让当地的纤夫大批的失业,而且,在当地也没有狼了,或许这是对祥林嫂的一个藉慰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