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班(3)第1/3段
无名村被汉奸给突击以后,是李久让秦富贵带着乡亲们主动撤离的。现在,七班又回来了,秦富贵自然是高兴。
按照团部的布置,秦富贵再次把乡亲们组织起来,重建家园。赵大娘带着小孙女也回来了,两头毛驴也跟着回来了,只不过母驴的肚子已经很大了。
“为了保证无名村的安全,我们七班不会驻扎在这里,我们要到前面的那个河湾去建立新基地,你们站在山头上就可以看到那里,不过要是走路恐怕得小半天了。”站在山头上,李久指着远处蜿蜒的大沙河,“今后,只要那里接上火,你们这里就能看见,有时间组织乡亲们转移。”
“那个地方我知道,当年我们也想在那里建村子,可是每年到了夏季,山洪下来就很危险,而且,那边光有河滩,没有地,我们农民没有地是不行的。”秦富贵叼着烟袋锅子说道。
“在那片河滩地北边的山里,有一片荒地,我看是可以开发的,你们真正没有在那里扎下来的根本原因恐怕还是当时横行这里的土匪,现在我们来了,土匪肯定是要滚蛋的。村里要是还有劳力,不妨依托我们在那里开荒,好歹到了秋后也有点收成,至于那山洪嘛,我想不一定有那么厉害”
七班在无名村呆了三天,然后就向那个河湾处进发。
在土工作业方面,李久是受过正规训练和教育的,依托地形,李久把河湾的中心设计成了一个观察哨加防御阵地,三面环水,正好成为天然屏障,不管是丰水期还是枯水期,大沙河里总是有水,这也是流经到璋德县水运里程里的一个重要水源之一,也就是说,只要胆子大敢漂流,从团部的槐树村经大柳庄再经过这里可以直接漂到县城里去。只不过这里的河流落差大,不能像南寨集那边通航,但是,这并不是说在夏季乘坐木筏子就不能经水路进入璋德县的水域。事实上早在几十年前,当地就有人这样干过。
进入了河湾,选择好攻防位置后,李久就开始让浑身都是力气的石头和铜锣上山砍树,在距离弯的正中向后是七班的驻地,联排的几间木屋很快就盖了起来。七班到了这里的第三天,秦富贵就带着无名村里的壮劳力到了,他们一是帮助七班盖起了房子,二是去这山后看看能够开垦的荒地,以前没有七班在,他们就是干了也是白干,现在有八路军撑腰,他们不怕。
按照李久的指点,在三面环水的正中间的山包上修建了一座半地下的碉堡,外面用厚厚的河沙搅拌着泥土磊上,在三面均有2个射击孔,这也是李久学的土工作业的标准范本。八路军是有红军转化而来,由于长期处于武器不足以弱打强的环境里,使用的战法都是运动战和突袭战,在阵地防御上着墨不多,这也是为什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之一。相反,在阵地战上比较注重,即便是在军阀混战的时候也都是打的阵地战。
难道说李久就打算用七班这点人跟鬼子打阵地战吗?当然不是,李久是看中了这里奇特的地形,即便是在冬季枯水季节,大沙河仍然有水流,可以徒步涉水过河,但是,那仍然会给攻击者带来麻烦,只要半埋式的碉堡能够扛得住鬼子的山炮轰击,那么里面的机枪仍然是过河敌人的噩梦。这样的地形不利用,李久就不是李久了,只要碉堡可以吸引鬼子,那么埋伏在外线的火力就可以吊打进攻的敌人,这也是李久构想的一种新打法。
石板村,目前没有驻扎鬼子,只有伪军一个连,他们的作用就是卡在这里收税和盘剥过往的客商行人。自打鬼子下令禁止货郎进山之后,石板村已经日渐萧条,实力强一些的坐地户已经纷纷离开向县城转移,留下来的要么是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原住民,要么是被逼无奈无处可去的货商。
璋德县是华北大平原靠近太行山最近的一个大县,也是战略地位比较敏感的地方。县里光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就有好几个,鬼子一开始在这里驻扎一个鬼子大队,这点兵力完全无法控制璋德县里的各个要点。石板村就没上比较注重,即便是在军阀混战的时候也都是打的阵地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