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套(4)第2/3段
细川认为马二狗说的有道理,细想下来,王贵连的确没有丢失据点的记录,而且每月作战的次数不少于三次,这是值得认可的。他哪里知道王贵坚持每月要“打”的目的是向上面无限制的申请经费和弹药的补给,是为了给自己捞钱呢。
接到命令后,王贵和刁得贵同时在不同的地点破口大骂,“见过无耻的,就没见过这么无耻的,小鬼子这不是要把自己放到火炉上烤吗?”此时的王贵也不称呼皇军了,直接就是“小鬼子”的开骂。
王贵是在石板村开骂,他很清楚这是有人给自己上眼药。刁得贵则是在槐树村,他被细川留下来带着一个连配合多田大队,刁得贵的眼光要比王贵高,他敏锐的发现这条诡计肯定是马二狗忽悠的,不过他没有去想南寨集那个点会不会丢失,想到的只是“马二狗捞不着钱,利用细川把王贵故意的调开。”可刁得贵那也是正牌的军校毕业的,曾经在日本士官学校留学,以他的战略眼光看,王贵很有可能会在南寨集被八路军吃掉。刁得贵太清楚自己的这些兵没啥战斗力。
马二狗与刁得贵和王贵这样的人不一样,他是土匪出身,现在成为“政府”的人,那就得抱紧太君的大腿,是属于那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因此,马二狗为了鬼子的利益可以“出生入死”“赴汤蹈火”,是属于典型的铁杆汉奸。
刁得贵想了很久才亲笔给王贵写了一封信,他没法使用电台,就是鬼子给用,王贵那里也没法接收,只好写信让自己的勤务兵先期到南寨集去等王贵。他给王贵的信写的很简单,写复杂了,王贵也看不懂。
王贵一路上是骂骂咧咧的,心情极其的不爽,晃晃悠悠的到了南寨集,看到刁得贵的勤务兵已经等在那里,打开信封就看见一句话,“还是老办法。”
王贵一看就明白了长官的意思,再看看南寨集,这里已经没有太君驻扎了,他不禁嘴角又露出了笑容,“只要没有鬼子在,老子还不是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南寨集这边已经没有了鬼子,中岛小队接到命令就全队出发了,此时差不多该到县城了,还留在这里的皇协军,要等到王贵连到达之后才离开。王贵连一来,这个伪军连也要上路了,不过他们在当天肯定是赶不到石板村了。王贵建议他们干脆去半路上的小李庄住半宿,凌晨再赶过去,太君一定认为是连夜赶路。那个大烟鬼连长“欣然”的接受了王贵的建议。
都以为中东小队能够顺利的回援县城,可实际上他们在上次粮队被袭的位置上再次被李久率领的七排打了伏击,七排以强大的火力完全控制住了战场的节奏,这样的伏击七排是越打越熟练,甚至都不给鬼子喘息的机会,现在的七排机枪已经不单纯是捷克式了,在消灭滨田小队的时候缴获了2挺能用的歪把子,加上原来的4挺捷克式,6挺机枪对着50多个鬼子打,那些拿步枪的战士都捞不着几个打了。加上李久在战斗开打后用掷弹筒对鬼子的“轰炸”战斗进行不到15分钟,这个中岛小队也“失联”了。
干掉中岛小队的当天晚上,南寨集就发生了“激烈”的战斗,王贵在给县城里的大岛太君打电话的时候“声嘶力竭”的呼叫“增援”,还把激烈的枪声让话筒传给大岛听。其实这又是王贵与李久之间的一次默契仗,就在激烈的枪声中,王贵派人给李久送去了七九子弹3000发,歪把子机枪弹5000发,40颗。子弹是王贵连给的,机枪弹、是鬼子扔在这里中途补给的。
问,王贵与李久是如何联系上的?简单啊,到了晚上,王贵就点上了孔明灯放了出去,他也是不管有枣没枣入死”“赴汤蹈火”,是属于典型的铁杆汉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