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事(4)第2/3段
“你这是什么态度?不要以为打了几个胜仗就了不起!党必须指挥……”苏方被激怒了,也跟着站起来大声的喊道,可李久已经走远了。
“苏书记,苏书记……小声点,传出去影响不好。”高伟平连忙灭火,“您是书记,要慎言,慎言!我觉得目前敌强我弱,我们不宜挑起鬼子大规模报复,李队长最近最担心的就是鬼子大规模的进攻,到时候我们的家当就全毁了……”
与一般的鬼子守备部队不同,柳下的混成旅团是有一支战车大队的,是,鬼子的坦克装甲像纸一样薄,可就是这样的薄皮棺材,目前八路军也没有有效的反制武器,这也是柳下有恃无恐的一个原因,更是他到了下面不管是见了什么军官都威风八面的原因,谁不服?直接上战车大队。
安静的安县和璋德县,让鬼子搞不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从下面的守备部队到华北方面军军部,都对混成旅的进退举棋不定。毕竟,这一带是粮仓,鬼子还指望这里向南面的军队供应粮食,打烂了,等于是砸他们自己的饭碗,没有了夏收的麦子,鬼子华北方面军吃什么啊!
分区领导也是感到奇怪,这鬼子气势汹汹的来了一个混成旅,可到了安县没动静,这玩的是个啥名堂?参谋们在那里拿着集中起来的各种情报进行研究,给下面各个县的指令也是“尽快搞清敌人动向”,一场莫名其妙的对峙从各自准备开打变成了相互摸底,一时半会双方都不了解对方的战略意图,这是个大麻烦。
李久现在是负责安县和璋德县两个县的军事行动的总指挥,虽然没有具体的职务,可是分区的命令上已经明确,这
两个县的军事斗争,李久有最后的决定权和自主权。他判断鬼子会有大部队来,这个没错,混成旅按点来了,可是他判断鬼子会大规模的扫荡却没有发生,这是为什么呢?抛开那天去袭击彭淦鑫新招的手下而摆得乌龙,他的心情这两天就没好过。人最苦恼的时候就是遇到问题找不到答案,找不到原因。李久现在就是这样,一点头绪都没有,而鬼子是一点都不配合,不仅大规模的清剿没有发生,就连小股部队都不出来了,似乎就是要给老百姓一个“祥和”的夏收,鬼子怎么这么好心?
梅村的地道还在进一步的扩展,石头别出心裁的挖出去了二里多地,把一个出口设置在田地里的水井口。这些水井是用来灌溉用的,在华北的一些田地里,自古就有这样的水井,一是给干活的人喝水,二是在干旱的时候可以弄点水出来保苗。这种田中灌溉的方式其实早在古代就有,据考证,早在春秋时期就有,到了战国时期就已经很成熟了。只不过古人的提水方式与现代的井灌方式不一样,无法与现代的井灌相比。而故事里的井灌也是很原始,这个水井的辘轳要比一般水井的辘轳大得多,并且其井绳并不是固定在辘轳的一头,而是穿过辘轳中心的一个孔,然后分别向两边缠绕,两个井绳头都挂着一个水桶,这边上去那边就下去,反复往复,形成每转一个方向都有水桶提水上来。这样的设置使人的进出更方便和便捷,不能不说石头是真的动了脑筋。
李久在检查石头挖掘的这些地道,最后从一个井灌口爬了出来,他很满意石头的设计,同时,也看到了那些开始发黄的麦子,今年的雨水不错,来的时辰也合适,所以,今年的麦子收成应该错不了。
看着看着,李久似乎突然明白了什么?他定在那里纹丝不动,跟着的嘎子还以为老大又“魔障”了,据老兵们说,只要连长“魔障”了,那就是想大事,跟着后面十有八九就会有行动了。此时的嘎子不仅不敢上去打扰李久,还自觉的站在附近,示意其他人也不要轻易出声。
“鬼子夏收扫荡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抢粮,这粮食还没有收获下来,鬼子当然不会出来扫荡了,看来,真正要与鬼子周旋的时间必然是夏收时节或者以后……”
想明白了这一点,他立即回到了大队部,找来了高伟平,把自己的分析讲了出来,同时暗示高伟平去向苏方通报,毕竟最后的应对策后的决定权和自主权。他判断鬼子会有大部队来,这个没错,混成旅按点来了,可是他判断鬼子会大规模的扫荡却没有发生,这是为什么呢?抛开那天去袭击彭淦鑫新招的手下而摆得乌龙,他的心情这两天就没好过。人最苦恼的时候就是遇到问题找不到答案,找不到原因。李久现在就是这样,一点头绪都没有,而鬼子是一点都不配合,不仅大规模的清剿没有发生,就连小股部队都不出来了,似乎就是要给老百姓一个“祥和”的夏收,鬼子怎么这么好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