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首战江陵城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天复三年九月二十五日,李裕亲率一千牙军南下襄阳。

  二十八日到达了襄阳城。

  在节帅府拜见了自己的老丈人楚王赵匡凝,等了一日,赵匡明也到了。

  赵匡凝升堂议事。

  先说了一通冠冕堂皇的理由,荆南百姓身在水火之中,作为疆臣,不得不吊民伐罪,震慑不臣。

  “令,邓州刺史匡明为荆南留后,领军舒困江陵。”

  “领命。”

  赵匡明出班接令。

  赵匡凝看看坐在身边的李裕,笑呵呵的问道:“殿下,此次荆南战事,尚缺监军一人,不知殿下感兴趣吗?”

  也亏得赵匡凝想得出来,让女婿监军老丈人。

  “全凭岳父大人做主。”

  你看看这面子给的。

  “好,那殿下就暂代监军,去荆南散散心。”

  按理说作为监军应和主帅赵匡明一起行动,可赵匡凝的意思是让李裕掌控后军,运送粮草补给。

  可李裕是真的来参战的,他要求做前锋。

  两个老丈人都不干,也不敢。

  王妃刚刚怀孕,他们怎么敢让王爷去打头阵呢?万一有个什么闪失,两个女儿还不恨死他们?!

  “万万不可。殿下要么后军,要么中军,前军就不要去了,太危险。”

  “中军吧,后军没什么意思。”

  看着跃跃欲试的德王,两个老丈人都很无语。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怎么殿下还专门往前凑呢。

  他们哪知道,李裕为了这次荆南之行,带足了弹药武器,就是为了把这千人火枪兵锻炼出来。

  没见过血的士兵是不会成长的。

  荆南节度使府现在只管辖江陵府和澧、朗、归、峡等四州。

  在江陵府东边的郢州复州都属于荆襄节度使管辖。

  前军为水军万人,一路从汉水南下,直奔郢州的长寿。

  等中军到了长寿,前军沿着汉水进入了复州。

  赵匡明抽调郢州两千乡兵随军行动。

  在长寿留下五千兵,接应后军,中军开拔,沿着前军的路线前进。

  根据作战路线,前军需要借道淮南,在沔州汉阳转进大江,沿江向西南岳州巴陵,再向西北进入荆州,直达江陵。

  其实这条路线绕了一个大弯,距离上不是最近的。可是大军行动,重要的是后勤补给,这一路都有河道江道,运输方便,节省人力,虽然路远了点,赵匡明依然选择这么走。

  李裕提出自己带部属在贾堑蹬岸,直插江陵,打敌一个措手不及。

  开始赵匡明不同意,后来实在说不通,赵匡明让随身的一千亲军跟随,这才勉强同意了。

  古代战争,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行军,真正打仗的时间不多。

  这不,从贾堑上岸之后,就是行军,一路向西南方向。

  李裕的火枪兵,带着大量的弹药,还有十辆雷车,粮草也是上百车的携带,不带这些不行啊,野外上哪找吃的去?

  别想着在山里打兔子山鸡当军粮,那是扯淡。

  这一路上那一千亲军倒了霉了,他们就在前面开路,那真是逢山开道遇水搭桥,李裕自己的一千火枪兵不能沾水,只能辛苦他们了。

  可这随队带着的车马他们也得照顾,前边开道,他们在后面推车,也累得跟孙子似的。

  李裕身上的衣衫早就湿透了,别看现在进入了十月份,可这一带早晚凉,中午闷热,山林里飘着雾气。

  他们就在这原始林子里闯了一百多里地,终于出来了。

  眼前是一条土路。

  找附近的村民打听,这条路往北可到荆门,往南就是江陵。

  于是在村里修整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埋锅造饭,巳时出发,直奔江陵。

  他们翻山越岭,晓行夜宿。

  中途还拦截了几波从当阳和荆门来的信使。

  原来他们是得到消息报信的,结果被李裕给拦截了。

  三天之后,李裕眼前一开阔,前面十几里外一座雄城矗立在水边。

  在这儿就能听见哗哗的江水之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