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移民南阳第2/3段
“嗯,殿下言之有理,就按殿下说的办。”
于是赵匡明让前锋带队向南进发,同时带着雷彦恭的家小。
赵匡明现在是名副其实的荆南留后了,府库当然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他的人马接管了江陵府库和账册。
“贤婿啊,你打下江陵,劳苦功高,想要点什么,尽管说。”
按照赵匡明的想法,李裕的德王府还没建呢,这回缴获了大量的钱粮,自己完全可以给他建一座大王府。
“岳父大人,小婿不要什么钱粮。”
“哦?那你想要什么?”
“我想要人。”
“呃,哈哈哈哈,年轻嘛,在所难免。可以,这江陵城的美人尽管挑选。”
“岳父大人误会了。”
“哦?”
“我要的不是什么美人,而是匠人。”
“匠人?”
“我南阳封地地狭人稀,要什么没什么,我希望能从江陵带走一些匠人,那些蛮兵留在江陵怕是岳父也不放心,我就一并带走。不知岳父大人……”
“哈哈,就这事呀?没问题。”
当晚,荆南节帅府的大小官员欢聚一堂,庆祝收复荆南。
赵匡明上疏朝廷,自表留后。
第二天,李裕就把自己选中的匠户办了迁移手续。这次前往荆襄南阳的匠户有五百户,四千人左右。涉及到了纺织、冶铁、冶铜、陶瓷、造船、酿酒、木匠、铁匠、皮匠、兽医等等。
又带走五千蛮兵和家眷,近万五之数。
荆南战事一战而定,下面基本就是传檄而下了。
李裕带着近两万军民坐上了船,沿漳水浩浩荡荡的往北而去。在长林上岸,徒步往东北的郢州长寿,再上船直达襄阳。
周宽、高适、王迁、魏艾接到信在长寿迎接。
李裕一到,这些移民工作就交接下去,魏艾把那五千蛮兵接手了,协助移民,他自己带兵直接去了襄阳。
去荆南的时候,李裕带着一千牙军,回来的时候变成了两千五。
襄阳节度府。
“哈哈,贤婿啊,这次干得漂亮。”
“多谢岳父大人支持。您也知道,南阳地狭人稀,根本就养不起兵。我这点兵拼凑的不易啊。”
“嗯,现在邓州还没有安排刺史,就由你兼任,也不用上缴粮税了,留着给我的外孙吧。”
要说赵氏兄弟对李裕确实好,不仅把自家闺女嫁过来,还给钱给粮,现在直接给官了。
“谢岳父大人挂念。邓州刺史小婿无暇兼顾,不过向城和唐州的方城能否划归德王府?”
赵匡凝略一思忖,笑眯眯的说道:“好,就把这两个县划归德王府管辖,以后有什么要求尽管提。”请下载app爱阅app最新内容
“谢岳父大人。我知道襄阳有铸钱坊,不知能否给小婿一个钱范,我南阳有铜矿,只要冶铜就能铸钱,小婿还欠着岳父钱呢。”
“哈哈,贤婿太客气了,明天就让铸钱坊的匠人跟你回去,把钱坊也搞起来。”
赵匡凝现在越看李裕越喜欢,这个女婿好,文武双全。江陵城高墙厚,还有水军,李裕带着两千人一战而下,厉害呀!
李裕在十一月二十日才回到南阳城。
此时南阳飘起了大雪,雪花漫天。
李怀仙在码头迎接李裕。
“怎么样,过冬的房子建好了吗?”
“主公,房子建了一千多栋,建在了城北方向。”
“冬季我们也不能闲着,南阳城太小了,得扩建了。”
&emsp
“哈哈,贤婿啊,这次干得漂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