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封建残余第2/3段
“这地方怎么会有唐代的古墓?”秦涛仔细观察一番自然环境,三面环山一面是入口,形成一个倒葫芦型,但地势还比较高,出口很远的地方有一条季节河,丰水期的时候应该是泄洪的。川北的气候是亚热带气候,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地表径流河众多,其实这样的环境并不适合古墓保存。
罗文旭推了一下眼镜:“不仅有唐代的,还有许多不同朝代的古墓,这次发掘也发现了宋朝的墓,沈老师把这个课题交给我来研究,目前还没有什么眉目。”
“这并不稀奇,古墓群一般而言有几种情况,一是帝王陵墓,二是诸侯墓,三是家族墓,还有一种就是戍边屯兵的墓,从山水气势上来判断,这个不是普通百姓的墓也不是王侯富贵人家的墓,当然,得需要出土的文物佐证才能确定,小罗,老沈确定这是唐墓?”
“因为发现了唐三彩,墓结构也是唐宋时期的,不过破坏得很严重。”
“沈所长为什么不能确定天枢七星盘的年代?一般而言青铜重器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那是中国的青铜时代。”洪裕达一副考古老专家的犯,本身就是考古专家,所以他的话很有权威。尤其是对于两个跟随沈鹤北的学生而言,洪裕达就是老前辈。
不过,这位前辈的兴趣却不在考古上!
“洪老师说的对,唐墓里面发现青铜器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墓主人的收藏,二是唐朝时期仿品。”冯春华把阴郁地看着考古笔记:“沈老师曾经猜测墓主人的身份不一般,因为出土的文物比较特别,玉佛之类的都鉴定为唐宋时期的,唯独青铜盘确定不了,他认为是上古时期。”
“上古?”洪裕达皱着眉头:“老沈研究出来?”
正在看考古笔记的秦涛也微微一愣,暗自看一眼冯春华,小姑娘说的很认真,看来并不是当初所罗文旭所说的因为没有鉴定出年代而没有编号?为什么会有出入?
“老师也只是猜测,因为那件青铜器制造得很繁复,小罗和我都认为应该是青铜鼎盛时期的精品,但老师从形制和铭文上判断应该上古重器。”
洪裕达显然十分震惊,不要说是上古时代,更不要说是带有铭文,就是春秋战国带有铭文的青铜器都价值连城。其原因在于春秋战国之前的史料没有自成体系,也没有具体的史料专门记载。仅有西汉时期的《史记》、《汉书》和经史子集里面有所记录。
中国的断代史上一桩悬案,便是夏朝的历史分期问题。这里面有很多原因,其中众所周知的便是秦始皇“书同文”的法令,焚书坑儒所造成的恶果便是烧了大量的历史资料,而后项羽火烧阿房宫有毁了了一大批史料,以至于关于春秋之前的历史资料都被付之一炬,流传下来的凤毛麟角。
关于春秋之前的历史资料在历朝历代都备受重视,中国人那种渴望传承和归属感的个性从这件小事上表现的淋漓尽致。譬如,在在西晋时期一个盗墓贼发现了一座诸侯王墓,墓中存储大量的竹简木渎,后来西晋朝廷对古墓进行“抢救性”保护发掘,抢救出来十多车竹简,被编撰成举世闻名的《竹书纪年》。
“老沈断言太不严谨,青铜时代的鼎盛时期应该在春秋战国时期,上古时期乃夏商之前,青铜时代初始之际,怎么会铸造出天枢七星盘?”洪裕达苦笑一下:“不幸啊不幸!”
秦涛看一眼洪裕达:“洪老,不幸的是没看到青铜盘吧?没关系,案子破了自然能看到,到时候您千万得给我讲一讲上古的历史。不过有一点我不同意,您方才说青铜时代的鼎盛时期是春秋战国,这一点不可否认,但也要抱着怀疑的态度。”
“怀疑什么?”
“人类在新石器时代就开始利用金,应该是在公元前一万年左右,青铜的出现晚于黄金,大概是在公元前五千到六千年前,禹皇铸九鼎以镇九州,公元前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夏朝就可以制鼎了,商周时期的青铜冶炼达到了鼎盛,而及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盛行,青铜器铸造便衰落下来。”秦涛浅笑一下:“匣商周三代千余年,青铜铸造达到鼎盛时期,这是有史料依据的,所以,沈所长所说的青铜盘乃上古之重器,这话不一定有错。”
秦涛别无他意,脑子里始终在想着一件事:丢失的对198号金属蛋有一定研究的沈鹤北能够确定天枢七星盘是上古的重器,也一定对那东西有过深入的研究,毕竟金属蛋是早于青铜盘的出土的,但沈鹤北为何没有确定其年代?另外,按照青铜盘的分期,198号文物也应该属于上古的文物!
洪裕达脸红一阵白一阵,故作思索:“小秦分析得有道理,但据我所知上古青铜重器里面除了你提道的禹皇九鼎之外,还没有发现代表性的文物,就连九鼎是否存在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如果天枢青铜盘真的是上古重器的话,将会填补一项这方面研究的一项空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