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神秘的庆瑞斋第1/2段
“圣人曾言:百姓足,孰与不足!”整理了下思路,贾瑞想起了后世被人反复称道的:民既富于下,君自富于上。
“又有圣人曾言: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所以,这国家是否富裕,看的并不是国库里有多少钱、也不是看每年税收如何,而是看万民手中有没有余粮、生病能不能看得起病、能否做到幼有所养老有所依。故而我认为,与其国库满仓,不如藏富于民。“
此话说道一半,就听到旁边有嗤笑声:“又是一个读书读傻的,若是都像他说的这样百姓富足国库空虚,那每逢灾年如何救济?九边军饷如何供应?”
贾瑞诧异的看向了说话的那个人:只见那人虽也是一身儒服,但气度非凡,在人群之中如鹤立鸡群甚是耀眼。贾瑞自己知道,自己说的这一套不过是封建社会大家都喜欢听的表面文章而已,虽然洋洋洒洒却并无一用。这一套最大的问题就是:钱既不在国家、又不在百姓,所说的藏富于民不过是钱被各种士绅之流截胡,然后找出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遮掩罢了。
心道:此人身处这个时代的束缚之中,却能跳出框架、见解独到,必是不凡。
然而此刻没有时间理会这个路人甲,贾瑞捋了捋思路,又放了个大招:”总结四个字,就是:以人为本。过于拘泥于国库钱粮、户部账本,就会导致本末倒置,忽略了钱粮不过是为人民服务的事实。”
这一个现代化的先进思想一提出来,瞬间震撼到了闫本和闫鼎。就连刚才那个路人甲都陷入了沉思。
贾瑞又饱含深意的看向了刚才那个路人甲:“至于如何充实国库,我年龄尚幼,不敢过多置喙、只是有些不成熟的想法,碍于太祖规定,在此就不加多说了。”
闫本见气场完全被贾瑞压住,有些不爽,还想再说点什么。
却见闫鼎突然竖起了眉头:“够了!闫本。你若是在惹是生非,我必在大哥之前参你一本。”此刻闫鼎的语气十分凝重,一点也不像之前开玩笑、打圆场的样子。闫本也就瞬间不敢吱声了。
原来这闫鼎虽然比闫本略小一些,却是心智成熟,深得闫锡喜爱,自小就跟着闫锡耳濡目染,见过很多大人物。之前路上,不过以为贾瑞是显贵出身,想结个善缘罢了,甚至在得知贾瑞是一个不受重视的旁系之后,连维护的心思都淡了。
但是经刚才的一番话,闫鼎便知贾瑞虽是年幼,但却心思沉稳、思虑敏达。而更让闫鼎震惊的是:刚才贾瑞有意无意的用话点那个嗤笑之人,说话里留下了让那个路人甲继续追问的话头。
因为贾瑞刚来,必然不认识那个路人甲,国子监大半的人也都不知晓这个路人甲的真实身份:国朝二皇子,朱高琦。
而贾瑞能在提出这么新颖观点的同时,一眼注意到朱高琦的不凡之处,并且给朱高琦留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