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西夏国殇第3/3段
巴德尔忧心忡忡,精心伺候,命令阿里和阿巴斯加强饮食调理,给成吉思汗补充营养。
走到甘肃清水的时候,成吉思汗突发急病病去世了。
成吉思汗在临死前向儿子和大将们交代了两件事情:一是坚决消灭白高国,即便是唐兀人宣布投降也要全部杀光,一个不剩二是借道南宋,绕过陕西的潼关,坚决消灭金国。
成吉思汗既是巴德尔严厉的统帅和领袖,也是他慈祥的养父。巴德尔长跪在成吉思汗的遗体旁边,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伤心的程度甚至超过了成吉思汗的亲生儿女。
阿里悄悄地问阿巴斯道:“大汗去世了,是不是战争就可以结束了?咱们是不是就可以回家了?”
阿巴斯将食指放在嘴唇边,示意阿里不要说话,以免招来杀身之祸。
好在成吉思汗早在1219年出征花剌子模帝国的时候就安排好了继承人的问题,才没有使大蒙古国的政局发生大的震荡。
成吉思汗的儿子拖雷为了稳定军心、震慑敌人密不发丧,以免白高国和金国的军队士气大涨、趁机反攻倒算。
这支在花剌子模帝国经过了血与火洗礼的蒙古军队,如今对付穷途末路的白高国犹如蜻蜓点水般轻巧,很快包围了白高国的首都中兴府。
巴德尔坚决要求带领军队冲进中兴府,杀光唐兀人,为成吉思汗报仇。
一位名叫察汗的蒙古将领却力主劝降。他为了避免中兴府惨遭屠城的命运,愿意亲自进城面见誓死守城的军民,劝说他们看清形势,顺应时代,主动投降。
拖雷考虑了很久,决定采纳察汗的建议,派他进城劝降。
中兴府的军民也清楚继续战斗下去是死路一条,便同意缴械投降了。这才暂时保全了众人的性命。
但是,并不是每一位蒙古将领都像察汗一样拥有一颗慈悲的心怀。每一位军事将领都是为战争而生、为战争而死的。
巴德尔率领的蒙古军队进入中兴府以后,限于察汗和唐兀人谈妥的条件,不能杀害唐兀人,便破坏和毁灭了白高国的大部分建筑,将白高国创造的灿烂文明扫荡一空,致使流传下来的白高国的历史文物寥若星辰。
巴德尔还指使蒙古士兵把白高国的王陵挖地三尺,极尽破坏,尽情地发泄心中对白高国和唐兀人的无比仇恨,借此来祭奠去世的成吉思汗。
拖雷遵照成吉思汗的遗嘱,最后还是违背了对唐兀人的承诺,将宣布投降的白高国皇帝和唐兀人不分男女老幼全部杀光了。
历时22年的大蒙古国与白高国之间的战争以白高国彻底灭亡而宣告正式结束了。
大蒙古国灭亡白高国国,使金国失去了一位有价值的政治和军事盟友,也使金国失去了西方与大蒙古国的一个缓冲区,导致了金国与大蒙古国直接对峙,最终走向灭亡。大蒙古国也因此能够进一步入侵中原汉地,奠定了日后统一中原的根基。
1288年,大元王朝的皇帝、成吉思汗的孙子、拖雷的儿子忽必烈把中兴府改名为宁夏路,意思是使夏国之地安定康宁!这个寓意美好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据说,高白国灭亡之前,一支唐兀贵族逃出了国境,向西南方向流亡而去。
有趣的是,当今分布在四川省贡嘎山周围的康定、道孚、九龙、雅江等地区的一万多人自称是藏族,但是,藏族却不承认他们是藏族,而是称他们为木雅人。
木雅人皮肤白暂,高鼻子,圆眼睛,崇尚白色,有自己的语言。
有人推测可能是白高国亡国以后,南迁幸存的唐兀人遗民和当地的唐兀原始居民弭i药人相互融合而形成的。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白高国也算是有后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