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茶马互市第2/3段
积石山从青海东南部延伸至甘肃的南部边境。山脚下是青草茂盛、牛羊成群的辽阔牧场,盛产名贵的雪莲、雪鸡、雪豹、猞猁、鹿茸、麝香、虫草、贝母等。草原上泉水交错,溪流蜿蜒,灌溉着无数称为梅朵塘的河滩。一片片滩涂上花团锦簇,香气扑鼻,犹如一个世外桃源。
撒鲁尔人聚居的积石州隶属于河州卫,是茶马互市的绝佳地点。撒鲁尔人因此被朝廷指定为河州招茶中马的19族之一,每年要向朝廷上缴马匹来换取茶叶。
哈桑的后人韩伊斯玛仪就是撒鲁尔人中专门管理茶马互市的最高官员。起初,韩伊斯玛仪的手中只有一面金牌,每年向朝廷缴纳大约360匹马。他一向办事认真,交货及时,深得朝廷和撒鲁尔首领的赞赏。后来,韩伊斯玛仪获得了两面金牌,缴纳马匹的数量翻了一倍,为国家做出的贡献更大了。
一次,朝廷又派来一个官员前来收缴马匹。
这个官员不同于以往派来的官员,脸上长着浓密的络腮胡子,眼珠子是淡黄色的。他先是向韩伊斯玛仪道了一声色兰,然后自我介绍道:“韩大人,我叫韩伯克。”
韩伊斯玛仪见他的长相、名字和用语都和撒鲁尔人一致,不禁好奇地问道:“色兰。您也是撒鲁尔人吗?”
韩伯克回答道:“我现在是回回人。祖先是撒鲁尔人。”
韩伊斯玛仪顿时感到十分亲切,仿佛遇到了自己久别的亲人。他继续问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您可否说来听听?”
韩伯克捋了一下胡子,慢慢地说道:“听老人们传说,元代初年,积石州的一支撒鲁尔人受朝廷的调遣,东迁到山西,后来也随着首领改姓了汉姓的韩。他们由于远离撒鲁尔本部,长期与周围的汉人杂居,逐渐放弃了使用撒鲁尔语而使用汉语,变成了回回人的一部分。永乐二年即1404年,他们从山西的大槐树移民到了山东禹城的西白庄。传到第四代的时候,三兄弟当中的老大移居禹城韩寨立村,老二迁居河南归德府的葛家店,老三迁往河北的韩家石桥。我是韩家老大的后人。”
韩伊斯玛仪感慨地说道:“我光知道永乐三十三年即1436年,尕勒莽的后代韩贵大人因为征战有功,被大明朝廷授予副千户的官职,调赴河西的凉州守卫边防。没有想到山东、河南、河北也有我们撒鲁尔人的亲人啊!”
韩伯克叹了一口气说道:“大明建立以后,汉人本身就拥有深厚的行政管理经验和十分完善的财经税收体系,所以不必像蒙古人那样依赖回回人的才能,也不再需要阿拉伯和伊朗文字了。回回人虽然在政治舞台上不乏官员,但是,就其职位高低、官员人数和社会作用而言,根本无法与大元时期的兴旺相比较了。回回人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实在是一落千丈,仅仅成为了一支最重要的商业大军。”
韩伊斯玛仪又问道:“回回人和我们撒鲁尔人有什么区别?”
韩伯克有点腼腆的回答道:“你们撒鲁尔人保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回回人是以前说自己语言现在改说汉语的各民族的混合体。不过,回回人的人口还在不断地增加中呢。”。
韩伊斯玛仪问道:“为什么呢?”
韩伯克说道:“因为来到大明的外国人很多。为了处理四方来朝的外国贵宾,朝廷特地设立了蒙古、女直女真、西番西藏、西天印度、回回中亚和西亚、百夷傣族、高昌维兀尔、缅甸、八百泰国清迈地区部落等许多的学馆,专门配置了翻译,通译各国的语言文字。
这其中来自外国的回回人也不少。
来自阿拉伯、伊朗和西域的回回人就不必说了。
南洋占城今天越南中南部的回教徒、马来亚的回教徒因为躲避战乱迁居到了琼州府今天海南岛,成为了大明的回回人。
永乐年间,苏禄今天菲律宾南部东王来大明访问,回国途中在山东的德州不幸病逝。他的家人和侍从便留在德州守坟,成为了德州北营的回回人。
另外,大元时期的啰哩回回即吉普赛人、绿睛回回即阿速人,今天奥塞梯人、勿术回回或蓝帽回回即犹太人也逐步融入到回回人和汉人中了。永乐二年即1404年,他们从山西的大槐树移民到了山东禹城的西白庄。传到第四代的时候,三兄弟当中的老大移居禹城韩寨立村,老二迁居河南归德府的葛家店,老三迁往河北的韩家石桥。我是韩家老大的后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