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天灾人祸第2/3段
煤炭烧掉了一大堆,炉火也非常旺盛,但是,就是化不开废铁,反而把小土炉烧得垮塌了。
何喜堂派人到别的公社去学习考察,才知道修建小土炉需要耐火材料。于是,他从城里请来了懂炼钢技术的工人师傅,重新垒起了土炉,终于把一堆废铁烧成了红色的铁水。铁水冷却以后凝结在一块,就是所谓的钢了。因为是废铁与煤炭混合烧制,所以炼出来的钢都变成了豆腐渣的形状。他们也不知道国家能不能使用。
到了晚上,尕阴屲四周的山坡上小土炉星罗棋布,火光冲天,景象热烈,气势辉煌。
农村的废铁本来就不多,好不容易凑来的没有几天时间就用光了。炼钢的原料成了最大的难题。
何喜堂立即组织召开了社员大会。他在会上强调,要坚决捍卫大跃进、总路线和人民公社这三面伟大的红旗,要求社员们把自己家中的铁器都交出来炼钢。
社员们回到自己家里四处翻找,什么旧锄头、烂铁锹,就连箱子角上起固定作用的铁皮都拆下来了。
最后实在没有铁器了,何喜堂又动员社员们交出各家做饭的铁锅。
家里的铁锅没了,一家人用什么做饭吃啊?
生产队临时在礼拜寺里办了一个集体大食堂,所有的男女老少都到集体食堂去吃饭。
巩腊梅被何喜堂抽调到集体食堂做管理员。
这一年又是一个大旱之年。庄稼苗刚露出头就被火热的太阳晒死了。一层层梯田一层层赤土,就像《西游记》里的火焰山一般。
干部们担心再戴上落后的帽子,开始互相攀比,向上虚报粮食的产量,隐瞒群众的困难,跟着别人大放卫星。尕阴屲当年的粮食产量只有6万斤,却给上级报了10万斤。
上级高兴地说:你们做的好!上交粮食的一半,也就是5万斤,剩下的一半留给社员当口粮和种子吧。
何喜堂这下可傻眼了:交完5万斤公粮,只剩下1万斤了,扣除留下作种子的,社员的口粮每个人还不到10斤!
于是,集体食堂的白面馍馍很快变成了玉米发糕,后来玉米面中也掺上了各种豆子,再后来只有煮洋芋和玉米面糊糊了。最后,一天三顿饭变成了和清水一样的面汤汤了。
巩腊梅作为集体食堂的管理员,真正体会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她带着炊事员们到山沟里挖野菜,采蘑菇,千方百计地让大家吃饱肚子。
地里的野菜挖完了。人们又开始剥树皮吃。树皮吃完了,又开始吃白土。吃下白土以后拉不出来。肚子胀得像一个大圆鼓。村里不断有老人和孩子饿死或者被白土胀死。
一个叫斜眼尕蛋的年轻人在地里抓到一条蛇。他几下剥去了蛇皮,像吃黄瓜一样大口地啃着蛇肉。没有过上两天,斜眼尕蛋浑身肿胀,七窍出血,悲惨地死去了。
男人们为了把仅有的一点口粮留给老人、妇女和儿童,开始陆陆续续地离开家乡,到外面打工去了。
牛万山和兄弟们也要外出打工。可是,牛家的老二牛天山还没有来得及出发,就在饥寒交迫之中无常了,丢下了孤儿寡母的马希姆和哈麦基、阿依舍3口人。
好强的韩索菲在饥饿和疾病的纠缠之下,早已经力不从心了。她挣扎着从土炕上爬了起来,把牛万山和巩腊梅叫到自己的身边,吃力地喘着气息,断断续续地说道:“撒尼没有媳妇。阿西娅没有男人。你们要是找别人一起生活,难得很啊。阿西娅如果找上别的男人,海彻又不是人家亲生的,这个丫头会遭罪的。为了海彻,你们两个成个家吧。阿妈只有这一个要求了。”
牛万山和巩腊梅望着日渐衰弱的韩索菲,心如刀绞,含着眼泪答应了。
牛万山请来了亲戚们作证,和巩腊梅结婚了。
他们请大家吃的婚礼宴席是让人们眼睛发亮的清水煮老玉米。
牛万山对巩腊梅说:“你是劳动竞赛中花木兰妇女队的队长,就给海彻娶了个官名叫牛木兰吧。”
牛万山处理好家里的事情,就外出打工去了。
巩腊梅接到了巩夏荷从青海写来的家信。信上说,父亲巩国原因为吃不饱肚子,再加上身体本来就衰弱,不幸在10月份去世了。
巩腊梅想起慈祥和善的面容,伤心的泪水打湿了衣襟。
1960年的春天,粮食青黄不接,尕阴屲的饥荒进一,集体食堂的白面馍馍很快变成了玉米发糕,后来玉米面中也掺上了各种豆子,再后来只有煮洋芋和玉米面糊糊了。最后,一天三顿饭变成了和清水一样的面汤汤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