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拧第1/2段
这时候其实已经有了蒸馏器了。
唐朝崇尚道教,道士们的地位很高。
随着皇帝对长生不老的追求,炼丹的方士也是数不胜数。
方士炼丹,其实就是一些重金属小毒丸,里面有汞,就是用蒸馏器取得的。
用来制汞的蒸馏器是单体的,容易将杂质带出来。要用来做蒸馏酒,单体的就不行了。
必须将蒸馏器和冷凝器分离开来,中间以导管进行连接,让蒸馏器中的热气体通过导管进入冷凝器重新冷凝液化,这样比较不容易带出杂质来,而且还可以将冷凝器再次加热进行二次蒸馏,甚至多次蒸馏,以提取出更加高纯度的酒精来。
这种分体式蒸馏器的构造其实并不复杂,韦仁实后世里讲课拿实验用的小型模型给学生们讲解过构造,其实构造都是一样的,只需要放大做出来就是了。
唯一有难度的是,在没有胶圈的情况下,如何利用现有的技艺,达到蒸馏器所要求的密封性。
胶圈是橡胶做的,眼下别说没有橡胶了,就算是能从东南亚找到橡胶树弄来橡胶,那也不会做成胶圈啊。
所以韦仁实想到了几个替代方案。
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用蜡来将接口处进行密封。但是蜡会随着高温融化,所以这个法子行不通。
第二个设想,是用软木在蒸馏器借口处内侧包一圈。合上之后,随着蒸馏器的温度升高,软木会在高温和水汽的共同作用下膨胀,进而使蒸馏器的接口处更加紧密。
但是仔细一想,软木在蒸馏器的所有借口内侧包一圈,这个难度是很大的。用鱼漂胶来粘的话,鱼漂胶会随着蒸馏开始后的高温溶解,导致软木层活动、掉落,那么没用一次就要重新粘一次软木,这太费事。
而用其他的方法将软木钉上去,又反而影响了密闭性。且软木在蒸汽的高温下膨胀之后,向打开蒸馏器的时候,就反而难以打开,甚至还有可能在膨胀的过程中撑坏蒸馏器。要是提前留出软木热胀的空隙,反而又影响了一开始的密闭性。
所以这样也不行。
韦仁实皱起了眉头。
蒸馏器都能做出来,反而给接口处这么一小点儿给卡住了。
有什么法子能既方便开合,又能保证密闭性,还不用担心高温蒸汽呢?
想了半晌,也没能想出个所以然来。
“郎君,李郎君来找你了。”门外面突然传来兮儿的声音。
韦仁实过去打开门,兮儿和李贺站在外面。李贺身后跟着李容,他手里提着个竹篮子,里面用布裹了个什么东西。
“上回多亏仁实兄,我才能够被张学士赏识,日后若有困惑,得以能请教名士。”李贺对韦仁实说道:“阿娘让我送这个来给仁实兄尝个新鲜。”
“你还跟我客气什么?”韦仁实笑着过去推了他一下,道。
“我也说用不着跟你客气,但阿娘说那也要表达谢意才是。”李贺转头对李容说道:“李容,你快趁着没化,去做给仁实尝尝。”
“好嘞!”李容一扭头熟门熟路的钻进了灶火。兮儿好奇,便也跟着去了。
“什么没化……冰?”韦仁实一愣,道:“长吉,你从哪儿弄来的冰?你家有冰窖?”
李贺摇了摇头,说道:“我家眼下破落了,哪儿还会有冰窖?是我二十八伯送来了几块儿,还捎带了些黄糖。”
黄糖就是蔗糖,只是因为这时候没有净化的法子,做出来之后显出琥珀色来,所以叫黄糖。
“二十八伯?……你阿耶……”韦仁实吃了一惊,这货竟然有这么多叔伯!
“我阿耶排行二十九。”李贺说道:“不过那些叔伯都不在世了,只有二十八伯尚在福昌,也已经走不动路了。”
说话间,李容已经从灶火跑了出来,端了几个碗,里面是一些微黄泛着琥珀色的水,混杂着碎冰渣飘在其间。
“韦郎君,您先用着,我给老夫人送些去。”李容将碗送过来,说道,然后便又转身跑了。
“冰水,放了黄糖,可美了!”李贺说道。
韦仁实喝下了自己在大唐的第一口冷饮。
黄糖带着一丝蔗香,冰凉甘甜的口感,顺着口舌之间缓缓流下,一股清爽凉意沁入心脾,说不出的舒爽。
“怎么样?”李贺问道。
“我要做块儿,还捎带了些黄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