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活字第1/2段
韦仁实想要回洛阳一趟,眼下却就没有那么自由了。
勋贵离开封地,是要向朝廷报备的。这个虽说只是个形式,但崇文馆里可是实打实的课业,不仅需要跟崇文馆的学士告假,且像韦仁实这般自己拥有爵位的,还需要跟太子告假。
因为其他的学子只是学子,但韦仁实有爵位在身,便在学子之外还有一层臣属的身份。
可太子又不是三天两头就出现在崇文馆里面的,韦仁实又非东宫实职官员,不能主动去拜见太子。
只能等什么时候太子又出现在崇文馆里,才能向太子告假。
也只能先继续在崇文馆里面熬着了。
“我说几位兄台,谁在京城熟络,认识的人多,帮小弟一个忙呗?”课下几人休息的时候有聚集到一起,一边吃着韦仁实带来的零嘴儿,一边听韦仁实问道。
众人于是便问:“却是甚么事情?只管说来听听。”
“小弟想找几个会刻字的匠人,最好是会刻雕版的。”韦仁实说道:“听说国子监才有懂得雕版的匠人,小弟却是一点门路都没有。”
“仁实哥儿要雕雕版?”范志毅疑惑道:“懂得雕版的匠人也不定只有国子监有啊。”
“哦?”韦仁实连忙追问道:“其他地方哪里有?”
“多了去了。”顾鹏举说道:“弘文馆、崇文馆,还有两都的集贤殿书院,因都有修书之责,所以里面都会有懂得雕版的匠人。咱们这里就有好几个!”
“原来咱们崇文馆就有?!”韦仁实顿时大喜,说道:“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众人沉吟了一下,权乔秋道:“怪诗……”
“不要在意这些。”韦仁实摆了摆手,道:“不知道那些会雕雕版的匠人在哪里?”
“就在别馆里。”权乔秋说道:“不过别馆当中是修书校书的地方,轻易是不准咱们进去的。你若要进去找匠人,恐怕还得经过馆主的同意。”
韦仁实心下便有些犹豫。
这时候用的还是雕版印刷术呢,印刷需先刻版,印刷起来很快,但是刻板就很慢了。而且但凡是有一笔一划的改动,整张调班就算是毁了,还得重刻,严重阻碍的印刷的效率,也阻碍了书籍的刊发和传播。
刻版费时费工费料,而起大批书版的存放不便,容易腐坏烂掉,难以保存长久,另外,有了错误十分不容易更正,一点的改动就得毁版重制。这三点是雕版印刷的最大缺陷。
毕昇改进了印刷术,活字印刷术的出现不仅促进了印刷业的发展,促进了书籍的传播,为中国文化典籍的传播和保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甚至在后来传入西方之后,直接促使了西方的文艺复兴。
活字印刷术,是毕昇的发明,也是国人的骄傲。
只说空话,可能不够直观的说明活字印刷对雕版印刷的提升。后世里的宋朝,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之后,有人做过一个比较。宋朝刊印的《大藏经》,共五千多卷,起初用雕版印刷,一共雕了十三万块木板,好几间屋子都装不下,百多个匠人花了许多年才完成。而后来改用了活字印刷,十来个人只用了几个月就轻松完成了。
可见活字印刷术较之雕版印刷术的进步。
既然进步如此之大,那也必定是一个大功劳,也是一份大名声。
韦仁实不确定,这份功劳和名声能不能落到自己身上。
既然集贤殿书院里面也有雕版匠人,那韦仁实完全可以托张学士帮忙,走他的门路。以张学士的人品和跟自己的交情,绝不会贪墨自己的功劳,必定会如实上奏。
这是最为稳妥的法子。
但是眼下自己身在崇文馆里,算是东宫臣属。
虽然没有什么硬性的规定自己必须先将此法给馆主,馆主再给太子,太子再将功劳上奏。但从人情世故上来看,自己应该这么做。
思量一番,韦仁实还是选择了后者。
于是等到中午,众人都去吃饭的时候,韦仁实自己去了最后面,到了馆主的屋外。
经侍者通传之后,韦仁实很快便见到了馆主。
“学生拜见馆主。”韦仁实进入之后行了一礼,这才想起来自己还不知道眼前这位学士姓什么呢。
“哦,韦生有何之大,那也必定是一个大功劳,也是一份大名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