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吾有一兄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总之,不论如何,陈胜的这点名气,和那些来自全国各地且有一技之长的人相比,就太不起眼了。

  当然,若说地方官府对此完全不知情,那也不尽然。县令左文的案头,早就有关于张耳的详细存档,就连郡守府内的那二位大吏,也是一清二楚。

  只是张耳做得很隐秘,再加上他一直安分守己,所以在历次的清缴土豪行动中,陈县县寺对其睁一只眼闭只眼,主动忽略罢了。

  毕竟作为信陵君衣钵的继承者,张耳在天下仍然有很高的声誉。再者,他本人一不作奸犯科,二不勾结乡里,除了勤勤恳恳地做着大秦的里门监,并没有任何不轨的举动。

  而且,张耳的存在,对维持地方稳定,特别是管束中二热血的剑豪、游侠,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也就是说,留着他,在淮阳郡的秦吏眼中,是利大于弊的。

  所以张耳和地方官府之间,相当于达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只不过,平衡就是用来被打破的,而且这一打,就是震天动地的响声。

  平衡发生倾斜的契机,其实还是张鹏自己惹出来的。正是他秋耕冬种、制作米线、设计新犁等一系列的动作,让始皇帝对此充满了好奇。所以在原本的东巡行进路线当中,特意拐了一个弯,专门要绕道淮阳郡,来亲眼看一看这个少府秘谍奏报当中屡次提及的妙人······

  此外,冬天是否能真的种出庄稼来,也是始皇帝最为关心的问题。南征百越已经是既定国策,数十万兵马枕戈待旦,却因为粮草不足而不能发动。倘若有办法永久解决日后的军粮问题,那可要好好赏赐淮阳上下。

  皇帝动动嘴,宦者跑断腿。不但少府密探要重新布置,就连扈行的侦骑侍卫也要作出相应调整。当然,这些都是朝廷内部的举动,辛苦一些也在情理之中。可是皇帝路线的这一次变动,不但苦了秦吏,更苦了精心准备在博浪沙的张良——始皇帝不来了,他的所有设计都化为泡影。

  当身在咸阳的门客一打探到消息快马来报张耳时,始皇帝的车架已经离淮阳不远了。张耳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于是他立刻命手下最得力的剑豪吴广前去通知仍然毫不知情的张良。而此刻,与吴广火热的恨不得穿一条下裳的陈胜,也被卷入到旋涡当中。

  原本这等机密要事,陈胜是没有资格参与的。但像他这种四处拜码头、认兄弟的自来熟,很快就得到了热血青年吴广的好感。在吴广看来,刺秦这种足以名扬天下的大事,自然不能少了兄弟。但出于保密,他又不能告诉陈胜自己要干嘛。

  而陈胜呢,一心想扩大自己的名声,所以紧紧攀附着吴广不放,可以说是如影随形。一听说吴广有要事去办,陈胜就要求前者就把他带上。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于是陈胜就见到了张良,还有张良身后站着的沧海力士······

  重新准备刺杀方案已经来不及了,但是当前的时机又不容错过。一旦嬴政返回咸阳,那就可能再也没有机会了,所以张良准备冒险一搏。

  看着前来报信的吴广,张良平息了内心的暴躁,恢复往日智珠在握的神情,道:“吾有一计,可成大事,但需有一位高秦吏相助也!”

  吴广闻言,摇头道:“张大侠也不过是一里门监耳,何来位高之吏?”

  就在这时,站在一旁本来毫无存在感的陈胜拍着胸口,自豪地道:“毋慌,吾有一兄,乃秦吏也!”

  PS:科普两个知识点,就是前文中提到的“士、农、工、商”四民永久解决日后的军粮问题,那可要好好赏赐淮阳上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