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已经和即将被刘原改变的历史第1/2段
后世,曾经有许多中国人认为,从一开始,苏联的宣言就是策略性的,列宁当时之所以授权发表加拉罕宣言,实际上是为了争取中国、日本的好感,避免武装干涉,巩固远东的国防线,实际上根本没有打算过兑现。
实际上,这倒也不尽然,起码,宣言发表以后并没有避免武装干涉,中国的北洋政府依然派兵参加了协约国反苏战争出兵数量不多是只有这点能力,不是不想,看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的参与程度就知道了。但是即使如此,苏俄也没有因为中国的表现没有达到期望值而收回宣言如果说第一次发表宣言时苏俄尚且不具备归还沙俄侵占的中国领土的能力,那些地方都不在苏俄控制区,可以认为仅仅是做个姿态,那么第二、第三次的时候已经控制这些地方了,协约国联合反苏也失败了,要是根本没打算兑现,从此不再提起或者干脆以中国参与反苏为由收回宣言才是最好的选择,何必一再强调好像生怕中国忘了一样呢?
北洋政府“不领情”的一个原因,是对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敌视要超过了对收回割让的领土的渴望。另一个原因,是因为苏俄要求中国废除所有的和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当时的中国不敢同时得罪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这一点还真必须是1949年以后的中国才做得到。
事实上,要说加拉罕宣言真的毫无实际意义,倒也不是。起码,这对孙中山决定“以俄为师”,制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起了重要作用,从而帮助了初创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有了一个迅速发展壮大力量的机会,因此即使到了1927年,连续遭受“412”和“715”两次沉重的打击后依然没有被消灭,反而能够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得以最终走向胜利。
更何况,加拉罕宣言并没有全部不兑现,没有兑现的只是归还中国领土这一部分。废除帝俄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和租界还有放弃庚子赔款的俄国部分,这些做到了即使在这个时空,苏俄没有发表这个宣言,也做到了。
至于没有实现的部分,主要还真是刘原说的原因斯大林是个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第三次宣言发表时列宁已经病重不起无法说话。至于第二次宣言比第一次宣言的内容也有所后退,和北洋政府的“不领情”致使列宁那个时空的列宁也觉得只有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胜利才适合谈这些问题很有关,但是他的身体已经等不到那一天了。
被刘原小幅度改变的历史,还不止这些。
原来,受马克思和恩格斯“社会主义国家将最终废除死刑”思想的影响,苏俄苏联时期,曾经三度短暂废除死刑,但之后又恢复。
在“十月革命”胜利前夕的1917年10月26日,苏俄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法令,宣布废止死刑。但是也做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