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节 视事之始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哦,没事,孤知道了,我想知道辽东都司的屯田情况如何?”朱允炆晃了晃脑袋说道。

  “辽东位置非常重要,如果蒙古南侵,辽东可以从侧翼进行攻击。但近年来,蒙古重心西移,辽东战事较少。这次茹尚书的奏折是希望修改站屯比例,之前是八分屯田,二分站守,想改为全部屯田。”

  “哦?辽东如此安定了吗?”

  “是的,自从洪武二十年盘踞金山的前元丞相纳哈出降服之后,辽东再无大的战事。我朝在东北设置了辽东都司。”

  “那辽东以北呢?”

  刘三吾笑了笑说:“殿下,辽东以北我大明没有真正的统御,只是羁縻而已,也没有主事的长官和驻军,多为当地的女真卫所。”

  “为什么不驻军呢?”

  “殿下,这些地方过于寒冷,无法居住,而且蛮族众多,兵少不足固守,兵多则给养不足,且当地蛮族较为恭顺,故不驻兵,也无民事长官。”

  呵呵,朱允炆有些不以为然,后世的东北土地肥沃,物产富饶,怎么会不适宜驻兵呢?而且这里后世崛起了满清,给中华民族造成了诉说不尽的伤痛,开国的屠杀和灭亡前的丧权辱国,间接造成了几千年来,中国的没落,甚至为东瀛小国欺凌。在前世战死时,他也忘不了那种绝望,那种落后的无奈,那种无助的痛苦

  “那么,老先生,你那边有辽东的资料吗?孤想看一下。”

  “这个老臣有一些,但是更详细的需要去五军都督府和兵部调取库档。”

  “好的,孤知道了,谢谢老先生。”

  朱允炆让刘振去兵部和五军都督府调取辽东的资料,自己拿起刘三吾给的资料看了起来,边看边做一些笔记。

  军户制度起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可能和当时战乱和鲜卑入侵有关。本朝的军户世代为兵,子孙皆入“军户”。卫所的设置确保了战时有足够的兵源作战,并且在承平时,也不会给国家增加负担,这其实在理论上非常完美的,只是苦了军户而已。明朝承元末大乱,边疆多为异族而少汉人,所以打下一个地方,朱元璋往往命令军队就地屯田,很快的荒凉的边地就变得富饶起来,当时全国有卫所四百多,开垦的土地占全国十分之一强,对繁荣边疆,巩固边防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做法如下:每个军士受田五十亩,官府给予耕牛、农具,教授种植,免租赋,亩税一斗,总计每军户负担为五石,其余为本卫所官军俸粮。朱允炆看到这里,感觉似乎军户的负担也不重啊,即使初期比较辛苦,但随着年限延长,积攒的财富会越来愈多,生活也会越来越好,其结果是基本能解决军粮自给,而又不影响战斗力,如一万军户就有五万石军粮。辽东都司官兵十余万,则会有五十万石的军粮,足以自给了。这个制度不错啊,为什么会出现问题呢?因为明后期卫所军战斗力差是出了名的,另外还有大量的军户逃亡的问题,朱允炆想不明白,就去问刘三吾。

  “老先生,军户这种制度有没有什么问题啊?”

  “问题?老臣没有看出有什么问题,半耕半战,如果战事吃紧,朝廷会征调民粮支持,但战争结束后,自然会慢慢恢复。实乃富国强兵之良策啊”

  朱允炆语塞,好像确实没什么问题啊,军户负担不重,虽然都在边疆,但土地要大的多,为什么会出问题呢?允炆疑惑不解,但也只能放下,等慢慢思考了。

  就在这时,刘三吾突然走了过来:“殿下,老臣想起来了,辽东屯田还有一个原因,因为之前辽东卫所给养一直靠从江南海运,但海运风险极大,一旦倾覆,就会损失惨重,还会伤亡官兵,所以皇上的设想是如果屯田能够自己自足,那么海运就可以停下了。所以茹尚书的这个奏折应该是秉承了皇上的意思。”

  “海运?皇上?你说这个奏折是皇上的意思?”

  “皇上之前提过,不忍心海运导致官兵伤亡,有意停止海运,也是皇上宅心仁厚,所以茹尚书才会如此上奏。”

  “好的,孤知道了,谢谢老先生。”

  之后这两个奏折分别和礼部尚书任亨泰和兵部尚书茹瑺确认了一下,发现他们也是同样的意思,就批示,转呈朱元璋了。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朱允炆处理奏章越来越熟练,被朱元璋打回来的越来越少。后来爷孙的意见分歧就主要在量刑的轻重上,朱元璋执法严苛,而朱允炆则主张不要过于严苛,爷孙偶有争执,但大体上还算和谐。朝野也一片赞扬之声,称赞皇太孙宅心仁厚,上体天心,心怀百姓,执法严而不酷,真乃百姓之福。朱允炆听说了,反而对朱元璋更加恭谨,对百官更加宽容,自己不懂的也虚心讨教,从来不会不懂装懂,胡乱判决。

  批完奏章之后,朱允炆一般会去乾清宫赔朱元璋说说话,待朱元璋就寝了才会回去。

 &ems了军户而已。明朝承元末大乱,边疆多为异族而少汉人,所以打下一个地方,朱元璋往往命令军队就地屯田,很快的荒凉的边地就变得富饶起来,当时全国有卫所四百多,开垦的土地占全国十分之一强,对繁荣边疆,巩固边防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做法如下:每个军士受田五十亩,官府给予耕牛、农具,教授种植,免租赋,亩税一斗,总计每军户负担为五石,其余为本卫所官军俸粮。朱允炆看到这里,感觉似乎军户的负担也不重啊,即使初期比较辛苦,但随着年限延长,积攒的财富会越来愈多,生活也会越来越好,其结果是基本能解决军粮自给,而又不影响战斗力,如一万军户就有五万石军粮。辽东都司官兵十余万,则会有五十万石的军粮,足以自给了。这个制度不错啊,为什么会出现问题呢?因为明后期卫所军战斗力差是出了名的,另外还有大量的军户逃亡的问题,朱允炆想不明白,就去问刘三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