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陕西都司第2/3段
徐辉祖看了看道:“耿老将军所言极是,本钦差觉得这个方法可以,你们呢?”
王度站起来拱手道:“耿老将军说的大原则没问题,我个人认为没问题,但是我建议不要调动太多的卫所,只要把西安周围的卫所调动即可,如把西安的前后左右卫的指挥使、同知、佥事和一些千户调往西部即可,其他卫所如果不重要可以不动。”
既然主线确定了,大家就七嘴八舌的开始讨论,讨论了半个时辰基本就确定了,其实主要以耿炳文为主,其他人补充。最后徐辉祖写好奏章,盖上钦差大印后,先到秦王府,交给秦王过目,待秦王用印后,发往京城。
晚上,耿炳文府邸。
父子二人吃过饭后,屏退众人,在书房坐下。耿炳文看着耿璇道:“不错,精神多了,郡主对你好吗?”
“挺好的,郡主平易近人,并没有摆郡主架子,对母亲也很孝顺。”
“不错,太子殿下仁慈宽厚,家风淳朴,孩子,你很幸运啊。”
“呵呵,是啊,皇太孙殿下也是如此。”耿璇有些脸红道。
耿炳文站起来,把窗户检查了一遍,道:“以前我也这么认为,不过今天这个事情,我发现我错了。”
“今天的事情?”
“殿下趁秦王新立,对调陕西的卫指挥使,明显是削弱秦王对军队的控制,这不是欺负孤儿寡母吗?”耿炳文愤愤道,耿炳文长期在陕西,对秦王和世子还是有感情的,所以才如此说。
耿璇正色说:“父亲,此话孩儿不能苟同,作为储君和未来的皇帝,调整卫所军官是非常正常的,况且殿下也没有调整秦王的三护卫,我承认,殿下此举为了削弱秦王对军队的控制,但这样做可以减少秦王的野心,这才是皇家骨肉长久相处之道。”
耿炳文楞了一下,站起来敲了一下耿璇的脑袋:“小子,长大了啊,都敢和父亲顶嘴了啊。”顿了顿说道:“父亲不希望你太多的牵扯皇家的家务事。”
“儿子已经牵扯进来了,儿子是殿下的伴读,还是殿下妹妹的仪宾,还任太孙护卫军的指挥佥事,不可能全身而退了,只能往前走了。”耿璇苦笑着说道。
耿炳文点了点头,道:“这个倒是,父亲老了,耿家能否兴盛,还是要看你啊。对了,你经常在殿下身边,觉得殿下是个怎么样的人啊?”
“这个啊,我想想,儿子第一次见殿下是任武学伴读时,当时殿下才16岁,和现在的秦王一样大。不过殿下天资聪慧,发明了军棋推演,儿子当时发现,殿下对战略的把握是儿子所远不及的。蓝玉案后,殿下创建了武学,在武学中进行的训练竟然是儿子从来没有见过的,父亲明天可以去城外看看护卫军训练,护卫军的百户以上的军官都是从武学里选出来的,训练方式和武学完全一样。儿子还记得武学开幕时殿下的讲话,还记得殿下的总结东海有倭寇,北山有蒙元,西疆有帖木儿,南有苔藓之疾。武学学员大多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再之后,殿下在鸡鸣寺住了十天,之后再见殿下,发现殿下变的更加的内敛,不像以前那么焦躁和盲动了。”
“之后,殿下在武学遭到了刺杀,险些丧命,皇上震怒,要把武学所有人下狱,”说到这里,耿璇不由得打了个寒颤:“虽然当时儿子不在武学,但想起来就后怕。但殿下坚持不搞株连,后来锦衣卫查出了元凶,是白莲教所为,此事才告一段落。”
“再之后殿下创建了农学院和工学院,工学院短短时间做出了很多新东西,护军的装备都出自工学院,还有罐头、肉松等补给之物,儿子来,把窗户检查了一遍,道:“以前我也这么认为,不过今天这个事情,我发现我错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