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决定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朱允炆躬身施礼,道:“王叔,允炆今日来是看看王叔身体是否好些了?”

  朱棣笑了笑道:“允炆,王叔老了,身体不如以前了,如今只是勉强行走,恐怕再也无法驰骋疆场了。”

  朱允炆想了想道:“允炆今日来见王叔,是希望王叔相助。”

  “何事?”

  “还是上次的事情,如今缺乏大将自北平出塞,允炆本属意王叔,王叔可能支撑?”

  朱棣右手轻轻敲了敲腿,道:“允炆,王叔身体没有恢复,恐怕帮不上忙了。”

  “那王叔有什么人选建议吗?”

  朱棣沉思了一下,道:“允炆,叔叔盘算了一下,恐怕只有冯胜、傅友德可以,但这两人不可轻用。”

  “那宁王叔或者曹国公李景隆呢?”

  朱棣轻轻笑了笑道:“他们两个都是以谋略著称,出塞作战最重要的谨慎、大胆还要勇敢、坚毅,他们都不是很适合。”

  朱允炆点头道:“王叔高论,允炆记住了。”

  之后朱允炆就不再问军事上的事情了,而是和朱棣谈起了家常,朱棣也微笑应对。约莫聊了两刻钟,朱允炆告辞而去。

  朱棣并没有起来相送,而是微笑着目送自己的侄子走出宫门,然后发出一声轻微的叹息

  朱允炆走出景仁宫,回头看了看巍峨的宫殿,觉得朱棣也挺正常的,思路清晰,见识深远,确实能帮自己的大忙,这个人如果留在京中给自己做智囊也不错,可惜也只能想想算了。

  朱允炆再召集了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卓敬和李景隆,经过仔细思考,向朱元璋上了奏折:任命徐辉祖为征北将军,宋晟为副将,出兵绥远,筑城长兴侯耿炳文坐镇西安,以为后援,铁铉调任陕西布政使,负责督办粮草太孙护卫军指挥使瞿能调任山西行都司都指挥使,四川行都司都指挥同知陈瑄调任山西行都司都指挥同知曹国公李景隆坐镇北平,以防御为主晋王世子、辽王、宁王返回封地,整军备战,以防御为主,诸王和李景隆归宁王节制。

  最后根据各级主将的建议,将宋瑄的一卫骑兵调往绥远,归徐辉祖节制,宋瑄挂参将衔武学教官平安调往陕西,归徐辉祖节制,挂副将衔调一卫太孙护卫军随李景隆北上,卫指挥使张伦。

  最后太孙护卫军左卫指挥使由田玉书担任,都指挥使由盛庸担任。

  奏折上奏给朱元璋,朱元璋并没有立刻同意,而是召见了朱允炆,仔细的询问了其整体的战略以及每个人选的考虑。朱允炆如实的禀报了和燕王的谈话,由于无人可以承担出塞重任,决定东线采取守势,调集一部分骑兵赶往西线,在大同、绥远聚集重兵,和蒙古人决战,然后筑城。

  朱元璋仔细思考了一下,就同意了。然后调令下到了兵部,各部将领、士兵开始了整体调动,大明在洪武朝最后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开始了。

  而几乎同一时间,燕王妃携儿女来到了京师,探视燕王。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