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3章 四路北伐一路南下第1/2段
洪承畴的二十五万清军主力以及从北方下来的二十万清军援军全军覆没了,至此襄阳和樊城就剩下两座孤城,城内的那些团练根本不值一提。
“我先押着洪承畴回京复命了,襄阳和樊城,最好不要强攻,如果想打,交给忠贞营和大西军的人来处理就好了,你们可以继续北伐!若是要围困,那就发动人民战争。至于北伐,后面的仗可以几乎不用动脑筋了,有大西军和忠贞营三路北伐,牵制建奴兵力,你们随便打!等你们攻到京城,准备光复京师之前,我自然是会回到军中,亲自收复京师!”李国栋向王全以及自己麾下的将士们交代了北伐的事情之后,他就亲自押送洪承畴回京了。
襄阳和樊城两座城内,满满当当的住满了江北的湖广士绅,共有二十万团练驻守在城内。
众所周知,襄阳乃天下第一坚城,淮军虽然拥有威力巨大的攻城巨炮,但大炮可以轰开襄阳城墙,可是襄阳城那变态的护城河,却很难过去。
襄阳护城河平均宽度达到了惊人的六十丈,最宽处超过八十丈,而且护城河引了汉江活水,护城河又宽又深,根本没办法通过填埋护城河的办法过去,只能修建浮桥过河,这就极大的增加了攻城的难度,即便是攻城巨炮轰开了城墙,大军在修建浮桥的时候,也会遭到城内清军炮击,修好了浮桥,过河的时候,也会遭到清军火力拦截。
那些团练手中的武器可不差,这些士绅有钱,他们为了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舍得花钱投入到团练身上,团练火器众多,倘若淮军强攻襄阳的话,将会遭到不必要的损失。
因为忠贞营和大西军的主力都已经北伐了,忠贞营冒险走子午谷,大西军兵出凤翔,因此破襄阳和樊城两城,还得依靠淮军自己。
李国栋只交代了一句:要破襄阳坚城,发动人民战争!
当然了,发动人民战争,并不意味着让老百姓来当炮灰去白白送死,而是发动老百姓修建工事堡垒,彻底围困两城。
根据李国栋的指示,王全发挥了他极强的演讲能力和动员能力,发动当地老百姓,围绕着襄阳和樊城两座坚城,修建一圈的壕沟、土城、棱堡,然后组建民兵,把从清军手中缴获来的红夷大炮、红夷小炮、将军炮、虎蹲炮、斑鸠脚铳、鸟铳等火器都给了民兵,由民兵围困襄阳和樊城两座城池,彻底困死清军。
这些团练都是由士绅组建的,极其顽固极其反动,他们宁可为即将灭亡的满清殉葬,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土地财产被泥腿子瓜分了。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句话就一点没错,淮军是要断掉这些士绅的财路,所以他们宁可顽抗到底,也不愿意投降。
可是那些翻身得到解放的佃户又是另外一个极端,他们为了保护自己分到的土地,必然要和这些士绅对抗到底,这是两个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是不死不休的关系,是你死我活的关系,所以说,红朝太祖确实很有战略眼光,李国栋就是利用这一点,才能发动百姓,发动起一场人民战争。
淮军组建了三十万民兵和五十万青壮,襄阳附近的老百姓几乎全部动员起来了,把襄阳和樊城两座城池围得铁桶一般。如今襄阳和樊城两城对外交通,只剩下汉江一条路了。但是水上也是被淮军控制了,即便是城内的士绅团练逃出来,也没地方可以去,只能顺流而下,刚好落入了淮军水师的天罗地网之中。所以说,只要在陆地上切断了清军同北方的道路,就能围死襄阳。
不仅仅是围困,城外的民兵还时不时的对着城内开炮轰击,用来降低团练的士气,让他们哀叹难以守城,加上围困城池,消耗他们的粮食,最终那些团练的普通士兵会投降,只要团练的士兵都投降了,剩下的士绅拿什么守城?难道让手无缚鸡之力的他们亲自爬上城头,去抵挡民兵的火铳和大炮?
陈仓城下,炮声隆隆,喊杀声震天,大西军正在对凤翔发起猛烈的攻击。
孙可望和李定国站在阵地上,手持望远镜,远眺三百步外的凤翔城。
凤翔虽然只是一座小城,可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这里就是以前刘邦暗度陈仓的陈仓城,也是郝昭阻拦了诸葛亮的陈仓城。说到陈仓,大家都很熟悉了,陈仓是战略要地,从川中要出川,陈仓是一条重要的道路,比起走冒险的子午谷来,走陈仓这条路要容易得多。
陈仓就是后来的宝鸡,红朝刚建国不久,为了把铁路网连入四川,就选择了宝鸡为入川的入口处,修建了宝成铁路,因为那是一条最容易走的路线,五十年代的科技没有那么发达,宝成铁路全部依靠铁道兵,以铁铲、铁钎一铲馋的挖掘出来,以炸药一点点炸开,当年挖掘一条隧道极不容易,所以只能选择宝鸡这条路入川。
大西军以大炮猛烈轰击凤翔城,上百门大炮猛烈轰击,城墙上的女墙垛口都被打平了,城头的守军死伤惨重。当然了,城头的清军也以大炮反击,造成了大西军不小的伤亡。
双方针对这座不大的城池展开了激烈的攻防战,城下大西军炮灰兵的尸体堆积如山,城头清军尸体横七些团练的普通士兵会投降,只要团练的士兵都投降了,剩下的士绅拿什么守城?难道让手无缚鸡之力的他们亲自爬上城头,去抵挡民兵的火铳和大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