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记者朋友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真的谈妥之后,袁非心里的压力,反而更大了。

  有个关键的事情,袁非并没有告诉宋平、陈文勇他们。

  有没有利润,就看这个“悬浮变形模板”新工艺的审批能不能顺利通过了。

  这个新方法,是袁非通过一个搞工程研究的同学得知的。

  这位同学任职于一家工程工艺材料开发公司,据他所说,这种施工方法,已经在南部沿海城市的小型园艺造型的施工中,初步采用。

  按正常程序,新的施工工艺,在经过专家评审和力学安全计算后,就可以使用了。袁非想要做的,则是在工程开工前,尽快地完成这一程序。

  如果不能提前通过评审,那么在工程前期,就要先使用传统的、人工消耗多的工艺,不仅越做越亏损,而且还要采购一批普通的模板、支架等材料,待新工艺审批完成后,这批材料便没了用处,造成额外的浪费。

  袁非苦苦思索应对之策,可一时也没有好的途径。而且这份担心,也不便向另几位合作的朋友倾吐,不然更会动摇他们的信心。

  眼看桥梁项目接近尾声,崔盈盈见袁非不像以往那么繁忙,便有意约他去参加一些聚会,改变下心情。

  崔盈盈在临北市,有几个要好的同学,有空的时候,几人就会相约,小聚一番。

  出身农村的袁非,不太喜欢热闹的环境和无谓的社交。但拗不过崔盈盈的诚心相邀,闷在心中的事情,也一时没有着落,倒不如跟着她,去散散心也好。

  崔盈盈这几个同学,都是在临北市的城里长大,受过良好的教育。像典型的江南女孩那样,健谈而得体。刚开始有些拘谨的袁非,很快便被她们自然的谈话氛围感染,不再缄默不语。

  其中有一个叫苏小羽的女孩,是临北电视台的记者,相比另几位朋友,尤其热情和擅于交际。

  因为职业习惯,对工程行业不太了解的苏小羽,问了袁非很多关于这个行业内的问题。

  当听到袁非无意间聊到新规划的临北市阳光走廊工程时,苏小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听你这样讲,可以说是高档实用,层次分明,美不胜收。应该说是咱们市近几年最有代表的项目了。”

  苏小羽言语之间,好像看到了完工后的“阳光走廊”壮观而华丽的景像。

  “不错,建成之后,可以说是临北市一个新的休息消费中心,也是能代表咱们城市形象的一大景观。”

  到底是崔盈盈的朋友,袁非很欣赏苏小羽的想象力和关注点。

  接下来,苏小羽的问题,越来越深入,甚至问到了工程的具体细步结构,立项建设步骤,还有施工方法等等。

  聊到这里,袁非的头脑里,突然间冒出一个想法来。

  苏小羽对于这个项目,如此的感兴趣,固然是因为职业赋予她的好奇心,另一方面,应该也是为了自己的工作,想要更深入地报道这项工程。

  既然这样,袁非想到一个办法。

  也许可以通过苏小羽的报道,大篇幅地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