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白(58)第1/1段
红与白
五十八五七
中国人最重要的礼仪就是丧礼,那是排在孝的首位的。孔夫子一辈子忙的一个事就是想恢复周礼,认为春秋战国时代社会之所以乱,就是礼崩乐坏所致。在那生产力极端落后的漫农耕年代,人们对自然鬼神死亡有着天然的恐惧感敬畏感。而在宜昌的民间习俗中,一个葬礼可以延一到三年甚至更的时间,这一方面是为了表达丧家的孝心,也可以让下一辈记住老一辈的恩德,将中华民族的忠孝文化传存下去。
第一大事就是“叫饭”。传说人的肉身消亡以后,灵魂还会存在,所以还会回家来吃饭的,所以丧家从亡人入土为安之后,每日的中午晚上吃饭前,都要先添一碗饭,将一双筷子搁在碗上,还给碗里挟点菜,嘴里还要叫“回来吃饭”,其他人一旁站立,顷刻即可,这就是“叫饭”。叫饭的时间短不等,可以从出殡之日起,叫到“五七”“周年”“三年”不等。
过去在停止对亡人叫饭之时,还必须对亡人焚化“交单”就是交待书文。交单上一般要写上因为某某事,叫饭停止,帮他准备了银钱,在阴间请请自行安排好饮食等等,但逢年过节的时候,家人仍然要为亡人叫饭,以示纪念。笔者的老婆这一点做得很好,不论是逢年过节还是家里发生了什么大事不论是儿媳妇进门,还是家里多了个小孙女,都会在家里叫饭,也会到老人的坟前向他们如实禀报。
宜昌的风俗对“烧七”的解释很有意思:因为人的死亡原因形形色色,所以俗话说“一样生,百样死”,一般都是因为患了各种疾病而去世,也有因天灾人祸或打架斗殴或遭受冤屈而死的。病死的为“疾”,天灾人祸的为“急”,冤死的为“屈”,谐音都为“七”,所以民间不分亡人是因为什么原因去世的,均以七天为祭日。每一个七天为一个“祭程”,从“头七”一直到“五七”的三十五天,还有些地方一直到“七七”四十九天。
逢七最大的祭奠主要是给亡人烧纸钱,也就是通过那种方式把阴间用的冥币纸钱传递给亡人,因为在中国的文化中,对于“有钱能使鬼推磨”是深信不疑的,人们认为亡人有了钱才能在阴间办事,因而孝家对“烧七”是绝不会马虎的,特别是对“五七”的那一天的焚烧大量纸钱的仪式十分重视。
在宜昌周边农村,到了“烧五七”的那一天,亡人的直系亲属都会早早的就赶到孝家,姑娘女婿们除了去买鲜花和花圈清明吊,还会特地在白事馆里买一些民间彩扎匠用纸蔑扎成的灵屋车马轿箱子等祭物,现在又加上手机摩托车冰箱彩电,甚至还有纸扎的小姐,也是希望亡人在那边应有尽有。
孝家这天除了要筹办几桌还算拿的出手的酒席来招待前来参加“烧五七”的亲朋好友,最重要的还是要请人为亡人写“包袱”。“包袱”是将一打打的纸钱用一张白纸包好,纸包的右边用毛笔写上“焚”或“今日化”等字样,中间写上“显考显妣府氏大人收用”,左边落款处写上“府敬上”的字样,包袱的反面封口处写上“封”字。
作者闲话: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