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宗教面面观(43)第2/2段
上世纪初,英国的阿绮波德立德夫人,坐滑竿过小溪冒滚石,沿着峡谷走过窄窄的山道,深夜摸进了石门洞。用她英国人的眼光细腻的笔墨和清晰的照片,记录了当时的宜昌石门洞的景象,于年出版了穿蓝色袍的国度一书。于是,一百年后的我们,就有可能通过她的笔墨和镜头看见石门洞的过去。
石门洞的辉煌在解放前,那时的石门洞有龙王殿张仙殿佑圣殿灵泉寺卧云楼和殿前的漱玉亭。每年月号,道家祖师爷张三丰诞辰之时,这里都会举行很热闹的庙会,香火也很旺。石门洞毁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大炼钢铁时期,庙里的物件被毁。庙也被拆了,能用的建筑材料都拉到乡政府去了,就剩下几堵烂墙,清同治六年公元年重建灵济殿的三块并嵌如屏的碑刻邓石如所题“列岫丛青”刻碑与灵泉寺至佑圣宫的步石阶。年后,石门洞中的寺庙得到重建,只是已经没有了原来的人气。
现在住在道观里的共有名道人,人来自河南,人来自荆门,一个宜昌人都没有。按照他们的说法,这里叫龙王洞多好,不知为何叫石门洞,因为“石”的谐音是“死”,不吉利,所以道观开始没落,所以,他们希望能够改回到龙王洞。这样的观点不敢苟同,因为碌碌无为因为坐吃山空,因为无所创新,也因为科学进步,道教也就一步步地走下坡路了。
离开那里必须计算好时间,以免错过最后一班开回市区的中巴车的发车时间。不然的话,就要自己从山里走出去了,估计要走到个小时,用宜昌话说:“肯定会把人走惨的!”
作者闲话: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