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宗教面面观(49)第1/1段
宜昌宗教面面观
四十九东山与东山寺
宜昌古城东面的那座原来俗称叫“大梁子山”和“二梁子山”因为位于城东,所以就被统称为东山,这座山脉北起茶庵子,南止乌稍尾,东临梁子冲,西边山脚便是东山大道。东山是宜昌的枕城之山,从民国二十五年公元年版的宜昌市区形势略图中可以很清晰的看出,整个宜昌主城区都是偎在东山那绵的缓坡和不太宽的江滩合围的布局里。
东山离城不远,不需舟车劳顿山头不高,很容易就可以登上去视野开阔,风景不错,历代文人墨客都为之赞叹不已。南宋欧阳修说的是“日暖东山去,松门数里斜”,更有清代学者王定安赞赏有加:“蔼蔼东山巅,悠悠图画里。”还可产生清代宜昌贡生杨振世那样“信步东山上,凭高眺远村,云连奔峡口,烟合锁荆门”情景交融的意境。于是,有人写道:“伫立东山顶,看:磨基小山,隔江苍翠大江东去,白帆相追层峦叠岭,烟淡云飞。听:白龙井内,叮咚泉水清风徐徐,叶摇枝垂晨钟暮鼓,令人陶醉。一幅生动如幻的东山美丽图画,怎不令游人难舍,流连不归?”写得很好,可惜语调一看就是现代人写的。
宜昌的那些官员都很喜爱东山,特别认为东山日出为美景之最。而且,日出在仕途上有象征意义,即使是宦海沉浮失意潦倒,还可以“东山再起”的。这也是国人的一种宗教崇拜。就和葛洲坝工程建造时,在开辟肖家岗的道路时,当时的人不假思索的就将两条路一条命名为上岗路,另一条叫做下岗路,谁知改革开放以后的“下岗潮”,就引得官员和民众的极大不快,于是乎,在调整时将两条路合二为一,都叫上岗路好了。
同样的,旧时的宜昌县衙门的门额或者照壁上,均刻有一幅朝阳冉冉升起“东山旭日”的图画。知府知县大人这样喜欢东山日出,主持修志的官员在遴选宜昌八景时,自然就圈定“东山图画”为“宜昌八景”之首。这个说法不准确,其实早在唐朝,“东山图画”就已经存在了,那其实不过就是前人的智慧。清同治本的宜昌府志中有好几篇赞美东山图画的诗词,自认为写得最好的还是余文斌:“夷陵胜境注东山,翘首都从画里攀。蜀道三千环叠嶂,荆门十二锁重关。云开城郭江天外,树隐人家紫翠间。偶坐林泉何所契,月明湖上一僧还。”
好一个“夷陵胜境注东山”,正因为风景不错,所以不少文人墨客都会咏诗作词赞美这座山峰,不管是被贬到宜昌当县令的欧阳修,还是路过此地大名鼎鼎的南宋诗人陆游不管是明代宜昌名人雷思霈,还是清代宜昌知县林有席的表侄严思浚等文化名人都曾经写过,那些“试看城东景,峰峦列画屏”,“桃李逢春花锦绣,竹松透月玉玲珑”读起来都朗朗上口好一个“月明湖上一僧还”,就有了些诗情画意,而那个和尚要回去的就是那座坐落于“蔼蔼东山巅,悠悠图画里”始建于唐朝重建于明朝的东山寺。
宜昌作为川鄂咽喉,战乱不断加上就在西陵峡口,水患也很多,再加上以葛洪为代表的堪舆家认为江南的磨基山抢了宜昌的风水,客争主位尤其是那裸露的岩石形成的镜子,更是对宜昌大大的不利。于是到了唐朝,就在东山之巅树起一座庙宇,以助宜昌之兴旺,这是当年很常见的做法,这一点也可从王篆写的那篇东山寺记可以看出:“郡故有东山寺,去州五里,建自唐,盖形家言。东山蜿蜒,作镇郡城,与葛道诸山十主客不敌,非建浮屠飞阁以张主势,无以提福西陵。则寺之由来也。”
美国旅行家盖洛在他写于年的扬子江上的美国人:从上海经华中到缅甸的旅行记录中也有这么一段话:“宜昌对岸那金字塔似的大山,十分壮丽。据说那里住着些邪恶的精灵,为了以往的恩恩怨怨,会越过大河,伤害这座城市,并破坏这里的商业活动。为了镇住那些邪恶的妖怪,抵消它们的不良影响,富商们联合达官贵人,捐赠了大笔款项,在东山上修建了一座三层寺庙。这座寺庙面对着金字塔似的大山,当恶鬼蹦出来时,就会将它们截住,扔向水里去。”
东山寺就这么幸运而生。
作者闲话: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