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京平县比富水城大得多,南北各有几条繁华的街巷。青石铺筑的道路可供两辆车穿行,两旁是青灰石瓦的房子。再往前走就是文峰塔和城隍庙了。南边的集市依靠城隍庙而建,南北朝向通透,一直延伸到南河边。书社茶楼古玩布坊粮油,应有尽有。路过一家大的金银铺的时候,那里搭着一个高大的台子,台下站满了人群。

  “家万里梦蝴蝶,月三更闻杜宇。则兀那墙头马上引起欢娱,怎想有这场苦苦。都则道百媚千娇,送的人四分五落,两头三绪“悠扬婉转的唱腔隔开人群,就这样回荡在这热闹集市里。杨书羽抬眼望去,只见戏台之上,一抹红妆,粉衣裙,曲声若啼,愁肠万断。

  杨书羽站在台下听了片刻,只觉得那正旦面色凄苦,随后便转身离开。

  春风起,杨柳依,城隍庙下结心缘流水落花轻,文峰桥上两相伴。朗朗上口的民谣从街角玩耍孩童的口中传来,小孩们拍着手跳着脚,玩得不亦乐乎。杨书羽的视线从这边扫过,微微带了一些笑意。一边是婉转情的凄美女音,一边是嬉笑顽皮的民风古调,这古城里的太平就如同汪洋之上的一抹浮叶。即便希望渺也愿归于岸边。

  路的尽头是将京平县一分为二的平河,一座古老的拱桥连接着南北的交通。河道边是一排排古柳,枝条细,着新芽,慢慢垂入水中。陈一白带着杨书羽上了一座茶楼,茶楼就在河边,一共三层,最上面的一层四面通透,两人就坐在最边上,从这边望过去可以看到河水卷着浪花,朝东流去可以看到姿态曼妙的女子屹立桥头当然也可以看到那金楼之前的红色戏台,那装扮甚美的女子,依然吟吟唱来。

  杨书羽正感慨着这里的风景不错,一回首便看到不远处的茶桌上,坐着一名衫男子,正慢慢的抿着茶。然后两人的视线相对后,那男人的神色变了一下,随后放下茶杯,道:“这里的茶不错。”茶是绿茶,直接产自京平县,好山好水自然产好茶。杨书羽无语的看了他一眼,陈一白也看到了,微微皱了一下眉头。最终三人还是坐到了一个桌子上。

  杨书羽品着手里的茶水,清甜微苦,寥寥余香。

  “你原以为你已经回汉了。”陈一白倒是没有细细品茶,而是吃了一些茶点,想必是饿了。

  梁景瑜的视线从戏台上收了回来,漫不经心的道:“我明日就走,不过书羽也会跟着去。”

  陈一白略有不解,但杨书羽也没有说透,虽说陈一白知晓事实,但是该保密的自然也会保密。“有些工作上的事情需要去一次。”

  既然是公事,陈一白自然就不会反驳了。他虽然与梁景瑜同为军人,但毕竟不是同一个部队,公务上来往的也较少。几人喝了一会茶,杨书羽注意到梁景瑜的视线屡屡飘向那个戏台。戏台之上的戏已经快接近尾声了,旦角与小生喜相逢,喜极而泣之下的婉转情调,隔着老远便能看得出来。

  “曲不错。”杨书羽在北平看过那边的戏台了,所以两厢一对比,也知道这没有可比性,不过还是委婉的说了一句。

  “是不错。”他说得委婉,但没有想到梁景瑜却接了下来。引得陈一白和杨书羽都有些惊愕的看着他,没有想到这位少校竟然还是一个戏迷。梁景瑜也没有解释,只是喝着茶,看着戏台之上的人生流转,眼神微微有些深沉。

  “梁景瑜。”突如起来的女声打破了茶楼的清净,三人一起回过头,便看到一名女子急匆匆的走了过来,杨书羽定眼一看,有些眼熟。然后看到跟在女子身后的人后,微微露出了一抹笑意。

  “梁景瑜,你不是说你今天就回汉了吗?”女子气呼呼的看着梁景瑜。

  梁景瑜漫不经心的放下茶杯,然后轻声道:“公务上的事情,并不是我一人便能做决定的。”

  女子歪着头想了一会儿,觉得有道理,这才发生自己有些失态,然后望向另外两人的时候,顿时就有些尴尬了。一个人她见过,微言口中的杨先生。一个是上午才打过交道的少尉陈一白。

  “书羽。”沐微言看到坐在一起的三人,倒是没有太惊讶,只是有些好奇为何梁景瑜会和杨书羽坐在一起。

  作者闲话:

  挣扎着来更文了,儿子说:妈妈,你又要做作业了呀。可不是嘛,自己挖的坑,跪着也要填起来b汗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