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指名还需道姓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陈浩迟疑着,“咱们是步军,怎么甩开他们?”

  赵诚道:“多赶路少逼逼,书生我有的是办法。我一再强调想把我坑了他们得更努力些。遗憾的是,这些家伙智商觉悟比我差一大截,还特么没有我努力,所以放一百个心,他们永远都不会赢了我。”

  好吧感觉这有点自卖自夸,但其实差人们也深有感触,赵老大的确是很努力很爱作为的一个人,虽然没有迹象表明他比别人聪明一大截,但至少不比别人蠢是可以肯定的……

  古代行军是件很苦的差事。

  赵诚一行人沿着东南方向一路走,虽不是骑兵却也效率不差,次日傍晚进入石埭县辖区(池州治下)。

  一路而来,哪怕是官道中也很少见人,因为消息面上都已经进入了兵荒马乱的形势,池州进入了战争状态,且溪山战役禁军精锐不幸战败,据说很快就会是土匪王秀的天下。

  受到这些消息的影响,商队的贸易走货全面停止,已经在路上的商队也都不在走,就近躲在县城中进一步观察形势。百姓也几乎不出城了。

  好在这样的局势发生于秋收后,这是唯一有利的地方。

  大量的城外村镇村名们,几乎以难民形势靠近县城,纷纷试图进城避难。

  这是在古代必然会发生的事,可惜他们不会如愿,依照规矩这时期的城池是重中之重,为避免难民进城影响到原有秩序,为避免难民中混杂有别有用心的狠人山贼通缉犯、给防御薄弱容错能力差的县城带来灾难,于是就算是范仲淹主政,原则上这也是红线,会维持城外难民秩序、给予粮食救济,但绝对不会放人进城。

  甚至于当叛军袭来之际,这些围在城池外的难民会成为人墙缓冲,自生自灭。

  这就是战争的残酷性,或者说古代战争自来就是这样的。

  在这种近乎全境宵禁的形势下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是但凡还在外部行走的人会尤其显眼,方便于官军发现土匪军。坏处也是尤其显眼,方便土匪发现官军。

  逐渐接近石埭县城后,赵诚的队伍也撑不住了,必须修整,也没能真的甩掉秦明部厢军,始终被他们如影随形。

  这是实力对撞,赵诚小队相对有纪律和意志士气,但身体素质是短板。仅仅比拼行军这种主要依靠身体硬抗的单项,相比秦明部的厢军的确有很大差距。

  他们毕竟长久以来有充足的皇粮,还有作为军爷吃喝卡拿的红利,吃得起肉是肯定的。此点在物资匮乏的古代,对身体素质的影响那是立竿见影的。爱阅app完整内容

  “大人,眼看无法甩脱厢军部,我等怎么办?”

  一整夜行军又支撑到了现在的日落时分,非常疲惫困乏,陈浩对此很担心。

  现在距离石埭县城已经很近,赵诚举目眺望少顷后道,“甩不掉不管了,要实事求是,不要强撑,就在这里扎营修整,轮换着休息。”

  就此扎营休息了。

  解锁帐篷的时间还短,帐篷数量不够,不过反正是轮换,需要有人散开禁戒,于是现有的二十多个帐篷还配备了睡袋,让差人们非常满意。

  他们纷纷惊为天人,赵老大有这些神奇东?西不过说起来溪山之战中他的法宝神通更碉堡,现在这已经算是小儿科了。

  这些神货,勉强也算这只队伍的军心凝聚力之一吧。

  “原来行军就是这样的啊,真是神奇。”

  帐篷里小虎头咬着指头,靠在赵诚的身上道。

  这孩子到处都好但粘人,就是要跟着赵诚,除了是师傅外,兴许从小就没爹的小萝莉把赵诚当爹了。就此成为了一个军中拖油瓶,死活要跟着赵诚行军。

  不论养成孩子还是养成将领,都是个系统工程,要从娃娃时抓起。所以赵诚最近几乎干什么都带着她了。事实上昨晚形势紧急,连把小萝莉放回城里的机会也没有。

  “快点睡觉,还有说了不许吃手指,不卫生,肚里长虫咬死你。”

  赵诚给她后脑勺一掌,并把她的手指拖了出来。

  虎头帽被打歪了还遮着眼睛,导致梁红玉一阵郁闷,自己又把帽子扶正,说道:“师傅,小玉儿不困,睡不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