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小卓玛,原来你才是最优秀的第2/3段
“‘床前明月光’好听,栏杆前明月光太难听了。”卓玛一脸嫌弃道。
“那现在明白了吗?”胡杨擦了下额头的汗珠问道。
“明白了。”小家伙们声音洪亮回答道。
“下课!”
说完,胡杨回到房间喝了几口茶水,揉了揉喉咙,坐在椅子上休息一会。
大概五分钟后,胡杨重新走进教室。
看到卓玛端正坐着默念背诵古诗,会意一笑。
第二堂课是四年级的尼玛,因为之前说过要对他英语单词听写的。
努力学习的结果就是所有的单词全都对,胡杨在他的作业本上画出一个个红色的“勾”,最后写下了“verygood”两个英语单词
紧接开始教课本中的内容,怎么读,什么意思,句子的结构,是由什么组成的。
他听得很认真,有不懂的都会提出来。
不会不懂装懂。
这也是胡杨培养成的习惯。
毕竟因为学生少,可以做到完全兼顾的。
就这样,上完一个年级的,就给另一个年级的上课。
不会严格的按照四十五分钟一堂课这样划分,而是只要交了几遍,学生能够勉强学会,就会让他自己先学一阵。
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不懂的,等到胡杨换班级上课的间隙提出来。
一个老师教整个学校的学生,也只有这样才能效率更高一些。
时间在胡杨和学生翻课本的那一瞬间偷偷溜走,不带起一丝痕迹。
老师辛勤的教学,学生孜孜不倦的汲取知识,开阔视野,绘就一副完美画卷。
...............
“卓玛,今天老师教你一首新的古诗。”现在轮到学前班小朋友卓玛的上课时间。
胡杨在黑板上写下: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来,跟老师读。”带着小卓玛念了好几遍,然后让她尝试一下是否会读了。
教小学生古诗,自然也不是让她们会读就可以了,还要解释一遍这古诗说的是什么,大概的内容。
“孟浩然,唐代诗人,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诗人......”先是简单的介绍这首诗的作者,等下在解释一下内容。
当然了,里面一些生字也要教的,还要她写。
胡杨在上面上面说,但是小卓玛却有些神游天外,而且喉咙还不时的挪动。
“卓玛,你在想什么?”胡杨轻声问道。
虽然他声音很温和,但还是下了卓玛一跳。
马上端正坐着,表现出认真听讲的态度和姿势。
“不要害怕,告诉老师,你刚刚在想什么?”胡杨笑道。
似乎在思考说与不说的后果。
最后还是害羞的站起来,她吞吞吐吐道:“老师,他是不是有很多糖吃?”
啥?
小卓玛说的是什么?
胡杨表示他听不懂她的话。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