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党锢之根第4/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天快亮了。气喘吁吁、满头大汗的黄盖与程普跑上来找孙坚与赵横复命:“剥完了,但人皮的确难剥,有些地方还是碎了,不过事后略为修补就好!”

  “辛苦了!”孙坚看着二人满身的血迹,脑子里却不太敢想象美丽的左宫被剥了皮后的样子。他追问道:“左氏呢?”

  黄盖摇摇头:“她边剥边吐,剥完后就昏厥过去了,我们狠掐其人中才将其弄醒。现在正在回神,故而先遣我们两个来复命!”

  孙坚叹了一口气,不再说什么。

  赵横一皱眉:“左宫与张俭的余尸如何处理?”

  祖茂想了想,说道:“立即就叫丁鄙可以信赖的两个壮奴拉到县丞外的乱坟岗,随便埋了。现在城门还没开,我本人不妨亲自去押运尸体,门吏若见是县尉叫门,肯定会开城门的!”

  赵横点点头:“甚好!”但他又想了想,觉得不对,问道:“两个东莱客栈的住客就这样消失了,县廷又该怎么向世人交代呢?獓骃班的余下人等又该如何处理呢?”

  孙坚说道:“就说獓骃班的班主简章与台柱北宫嫣脂携资潜逃,不知所终。獓骃班余下的人马都住在县外的帐篷内,天明后就将此消息传给他们,让他们自行推选新班主,并责令他们立即离开盐渎!”

  这时黄盖突然一拍脑门,大喊:“不好!”众人忙问何故。黄盖答道:“北宫嫣脂的弟弟北宫伯玉还在城外,若不见其姐姐,必然会入县来理论!”

  黄盖的提醒让大家惊出一身冷汗,因为就连黄、程都说不清楚:獓骃班里除了北宫姐弟之外,到底谁还是张俭密谋的同党。沉默许久的孙坚突然一咬牙,一拍大腿,喊道:“干脆一不做二不休!”

  从孙坚眼睛里喷射出的杀气中,大家都猜到了他的意思。赵横用有点颤巍巍的声音说道:“文台,事情……不要做得太绝……否则……我们与那个滥杀无辜的张俭……还有些什么分别呢?……”

  孙坚冷笑一下:“我并不是说将其全部杀光。只要黄盖、程普指认出北宫伯玉的帐篷,我带发弩士将其射死便可回县,余者只赶不杀!”

  赵横想了想,没再说什么,算是默许。

  孙坚立即奔出门去牵马,并叫黄、程陪同之。他们先去县城北面的发弩营点了六十名发弩士,带了强弓硬弩,便悄悄扑向了城外的獓骃班。

  与此同时,祖茂则押着北宫嫣脂与张俭的尸体向另外一个城门驾车而去。因为担心城门吏不卖祖茂的面子,县令赵横也跟随其一起押尸。

  在去城门的路上,赵横试探着问祖茂:“大荣,对今天的事情,你怎么看?”

  祖茂叹了一口气:“今天发生的事情太多了,不知大人问的是哪一件。”

  “我问的是张俭说的那些话。”赵横想了想,再补问道:“震动天下的党锢之祸,竟然是如此而来的,以后在党人与宦官的斗争中,我们这些外朝小吏,又该如何自处呢?”

  祖茂也叹了口气:“过去在扬州时,属下消息闭塞,总觉得党人正义,阉党邪恶,断然是不会错的。现在看来,党人未必那么正义,阉党也未必比党人更为邪恶。党锢之祸根,恐不在于正邪较量,而只在于意气之争。”

  “未来的路真是看不清楚啊!”赵横又叹了口气。这时,马车的轮子压上了路上的一块石头,将车身一震,北宫嫣脂的头部则顺势露出了覆盖其身体的草席。赵横回头一看,瞅了瞅北宫依然美丽却毫无血色的脸庞,又叹口气,轻轻说道:“美人啊,光看你这张让所有男人都会心动的脸,谁又会知道你在脖子下面已经体无完肤了呢?”

  这时,两只乌鸦从东方已经微微发白的天际飞过,发出悲哀的鸣叫。

  本章后记

  孙坚带黄盖、程普偷袭獓骃班,射死十余人,獓骃班大多数成员都逃散。尔后,獓骃班中部分人冻饿而死,部分人流落各地被卖为奴婢,部分人则加入黄巾道。孙坚最想杀死的北宫伯玉反而侥幸逃脱,并在黄巾道帮助下重新回到塞外。九年后他在塞外起兵反汉,与黄巾道遥相呼应,盛时曾拥兵十万以上,成为彼时朝廷除张角之外的最大祸患。

  孙坚通过臧旻的关系,举荐黄盖、程普分别做了零陵郡与右北平郡的郡吏。后黄盖的宗族长老确认其是南阳太守黄子廉的后人,使得黄盖被顺利举为孝廉,升任公府。九年后黄巾起义在全国爆发时,全国军力重组,黄、程均听命于孙坚,转战南北,终成为日后大吴帝国第一代战将。

  赵宽与赵云均不是很清楚那夜的东莱客栈的二楼到底发生了什么。赵横用金子将二人打发回了常山国。少年赵云以好赌的父亲为耻,以冷漠的堂叔赵横为恨,从此混迹江湖,以豪杰游侠为伴,不料从此武艺精进,后竟先后成为公孙瓒、刘备麾下之名将。人称“常山赵子龙”。

  用北宫嫣脂的皮肤绘制的大汉军图,则被孙坚用专人送到匈奴中郎将臧旻手中。这是他当时唯一信任的当朝大员。由于孙坚、黄盖、程普的合力破坏,黄巾道在丙辰年发动起义的计划终于付诸东流。根据张角的计算,下一个适合发动起义的时间乃是甲子年。这样一来,黄巾起义的时间就被整整往后拖了九年。

  也同样是在九年后,因为黄巾道起义的压力,汉灵帝正式取消党锢。张骞离开泰山隐居处,开始继续扮演张俭。大将军何进曾试图征辟他为官,但张骞担心真面目被看破,只是要了赏赐,不敢为官。建安年间,张骞认为风头已过,正式出仕,但被机敏的曹操看出破绽,只好狼狈辞官。由于曹操也有党人背景,不便点破其中缘由,“张俭”终于青史留名。日后刘宋时代范晔写的后汉书只字不提张俭杀死侯览母亲的暴行,而只提侯览的贪婪无度。晋代袁弘的后汉纪则是记录张俭丑行的唯一史料来源。至于指出张俭事后被张骞掉包的,唯有今人慕容坚。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