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朱治献书第1/3段
朱治顺着人声望去,但见人群中有一与自己年纪相仿的男子,脸长如驴,眼长如缝,下颌处的山羊胡迎着微风摆动。天虽然有点冷,他手里却有点滑稽地摇着鹅毛扇子,与其披在身上的红色袍子构成了鲜明的反差。朱治转而去问身边的韩当:“义公,这怪人你见过吗?”
韩当略略摇摇头,轻轻说道:“人我可不认识。但听口音,似乎真是琅琊人,只是张口就说自己是前朝名臣的后人,的确有点不要脸。”
朱治想了想,却纠正了韩当的话:“据我所知,他嘴里说的那个诸葛丰最后得罪了同僚与皇帝,被撤职后老死在家里。这样的先祖,有什么好显摆的?若此人真有心想攀上什么亲贵,又何必提那个倒霉的诸葛丰?可见他八成没说瞎话。”
正当朱治与韩当交头接耳之际,下面的诸葛珪等得有点不耐烦了,再将自己的名字换了个名头,大声报了一遍:“京都洛阳鸿都门学画师诸葛珪应募抄经!”
四下百姓听罢议论纷纷:“据说现在鸿都门学的画师要比太学生更受天子的器重,这个诸葛珪怎么可能放着美差不干,离开京都来我们下邳?”“是啊,蹊跷啊,莫非是个骗子?”“定是个骗子!”
这时人群中突然又传出几声反对的声音:“这人来历或许真不一般!前几日下大雨,我们哥几个曾亲眼见此人与钟离越大人的爱妾袁氏争执,为了显示自己身份,他竟然当众脱下自己火浣布做的袍子在火里烧验,当时真是惊得我们哑口无言。能带着如此稀奇宝贝的,肯定是京都来的大人物!”
“哦!火浣布!就是他现在身上穿的那件吗?”众人一片惊叹,又纷纷踮起脚尖,脖子前冲,想将诸葛珪身上的袍子看得更清楚一些。一个自作聪明的卖粢糕的小贩慢慢向周围人解释道:“尔等可知此人为何大冷天还摇着鹅毛扇吗?这是为了驱热。那火浣布能够保热,所以无论天多冷,穿上它的人也会出汗。听交州来的客商说过,大秦王安敦就是因为身上常年裹着火浣布,就连在下雪天都敢露出一条胳膊去上朝……”周围人听罢一阵恭维:“小哥真有学问啊,连大秦王穿什么都知道……对了,你可知他有几个妃子?有大汉天子多吗?”人群后的诸葛珺听了这番添油加醋的描述,差点笑出身来,嘴却被哥哥诸葛瑾及时捂住了。只是那诸葛瑾的小腮帮子一鼓一鼓的,也是笑意四溢,难以遏制。
台上的朱治听到了人群中传出的“火浣布”三字,脸色迅疾转黑。原来,数年前他曾因贩卖伪造的火浣布而被孙坚当众拆穿过,并因此在下邳人面前丢了大脸,从此,“火浣布”三字便成为了他人生中最不愿意听到的三个字。但尽管如此,从没有见过真火浣布的朱治,也难以遏制住他对于诸葛珪身上衣着的好奇。他带着妒意的双眼紧紧盯住那袍子,就像丢了魂一样。
“咳!”诸葛珪看出了朱治眼神焦点之真正所向,长叹一声,竟将袍子解下,随手向台上扔去,朱治身边的韩当则顺势稳稳接住。诸葛珪用鹅毛扇指着朱治,高声说道:“朱孝廉,今天你是来找人抄经的,不是来收购布匹的。如果你对在下的衣着如此感兴趣,就估个价吧,只是怕你买不起!”
朱治脸一红,说道:“哪里哪里,诸葛兄是前汉名臣之后,愿意来抄经,这可是佛法之幸,下邳之幸。这袍子定是极为贵重之物,朱某可买不起,兄台快快披上,不要着凉。”说罢,朱治从韩当手里抢过袍子,恭敬地走下台,向诸葛珪递上,自己的手指则趁机感受了一下这袍子的质地。他心中默念:的确是真货,用料比我以前倒腾的假货厚实多了。
诸葛珪重新披上袍子,也不谦让,跳上土台,开始翻看摆放在案几上的四十二章节的样书。然后,他将书简推到一边,提起已预先备好的细管紫毫笔,蘸上墨汁,便开始在竹简上默写经文: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离欲寂静,是最为胜。住大禅定,降诸魔道。于鹿野苑中,转四谛法轮,度憍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
诸葛珪飞快地在两根竹简上写完这四十六个字,就将竹简递给一边的韩当,韩当再将其递给朱治。朱治一看,但见这四十六字个个是“蚕头雁尾”、“一波三折”,每笔每划都透着京都太学的雅正之韵。字与字之间间距匀称,似是事先已用网格勘定字界。朱治心头不由一惊。其实,这种模仿熹平石经的典雅书风,他本人也不是不会写,只是他从来没有见人能够将隶书写得这么快,又这么工整的。他很清楚,没有不下十年的刻苦文牍训练,是根本不可能达到这个水准了。朱治开始用敬佩的眼光重新开始上下打量诸葛珪。至于诸葛珪,也用余光注意到了朱里哪里,诸葛兄是前汉名臣之后,愿意来抄经,这可是佛法之幸,下邳之幸。这袍子定是极为贵重之物,朱某可买不起,兄台快快披上,不要着凉。”说罢,朱治从韩当手里抢过袍子,恭敬地走下台,向诸葛珪递上,自己的手指则趁机感受了一下这袍子的质地。他心中默念:的确是真货,用料比我以前倒腾的假货厚实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