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画信第1/2段
宁声涛在大姨家渡过了暑假里的二十天,本计划耍半个月,大姨一家包括大表哥四表哥盛情难却下,就多耍了几天。
大姨家所在的山区,确实比宁声涛所在的城市海拔更高,温度更低,去大姨家耍简直有点避暑的意思。宁原基喜欢看新闻,也看天气预报,对比了一下两个地方的天气,宁原基总结,大姨家比自己家平均要低上3到5摄氏度。
喜欢研究和探索的宁声涛查阅了资料发现,大姨家所在县城的海拔主要是1200米到1500米的海拔,而自己家所在城市海拔只有350米到450米。记得自己曾经和大表哥讨论过这个温度的问题,大表哥告诉宁声涛海拔越高的地方温度越低。就算是同一纬度海拔高也意味着温度更低,何况还相差了接近4度的纬度差。又是纬度更高,又是海拔更高,自然温度更低一些。而且城市人口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温度,宁声涛家所在城市活动着20多万人,而县城只有3、4万人口。
在送行去乘坐长途大巴的时候,大姨多次表达希望每年宁声涛一家都可以来县城玩,当然包桂兰也不断邀请自己的大姐到家里玩,而且还是代表着自己一家和宁声涛舅舅一家人的意思。
令宁声涛长久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自己一家人今后多次到大姨家度假,可大姨在宁声涛懂事以来只是在十九年之后的2008年才来过他家一次,那个时候他舅舅已经逝世了快十年了。也就是说,在宁声涛的记忆中,自己从未见过舅舅去大姨家,也未过大姨去舅舅家。作为亲兄妹,难道他们年轻的时候有过什么解不开的矛盾?
回到家之后,还有十天就要开学了,宁声涛需要把下学期的书本预习预习。在去大姨家之前,他已经把暑假作业做完了。母亲是单位里的带队教师,带着接近二十个住在院里读书在城里的孩子。这些孩子绝大多数都比宁声涛年龄更小,也有三个比宁声涛年龄更大的孩子。宁声涛希望自己在读书之余进行对下学期在学校要学习的课本的预习,于是包桂兰就从比他更大的孩子那里去借了教材。这不能说明宁声涛有多么爱好学习,对于他这样的孩子来说,与其他孩子不同的是,学习只是他的业余,读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书才是他的兴趣和生活。
在离开大姨家的时候,他曾经提出要给自己的侄儿小魔王陈善丰写信,他实现了承诺。当他把一张信纸写的满满当当的装进信封时,觉得自己是坚持了舅舅提醒他的做法,读书做学问不是为了自己谋利为自己可以炫耀和超越他人,而是为了帮助人。
开学了,在应该收到回信的时间,宁声涛等待了一周,还是没有回信。又等了一周,还是没有回信,他开始怀疑邮政出了些问题,信件也许没有送到,于是他又写了第二封信。
打电话给四表哥,四表哥说不知道陈善丰收到信没有,说要问问四嫂王清秀。等到确定两个大人都不知道陈善丰收到信件没有,问这个小魔王的时候,他只是说不知道有这个事情。难道两封信都没收到?
四表哥觉得就算一封信丢失了,也不可能两封信一起丢失,于是找到学校的收发室和小魔王的班主任。终于明白了其实陈善丰收到了两封信,不过第一封他打开看了看,知道是那个见过一面的书呆子小表叔的时候,很不屑的把信纸折叠了纸飞机。第一封信变成了纸飞机,第二封信更惨,根本就不知道这个家伙弄到哪里去了。
当四表哥在电话中说了这个情况,并表示非常抱歉和感激之情后,就说这个孩子可能是根本无救了,不要再浪费宁声涛的时间来写信了。
宁声涛从来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这个性格可能来自于他的父亲和母亲。他父亲当年作为地主崽子,咬牙坚持给宁声涛的爷爷送饭,还在落实政策之后读了大学,那都是需要毅力的事情。他母亲在一个山区中当知青,一批来的人都返城去了,第二批来的人又返城了,她还是在坚持着。多次自杀的心都有了,可最后还是坚持到了“守着云开见月明”。
宁声涛又写了第三封信,不过这封信与前两封很不相同,他是用画画的方式写的。一是陈善丰不喜欢学习,可能识字也不多二是陈善丰才小学二年级,大概也只能认识五六百个字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