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元宵佳节1第2/2段
“小灿啊,一模考的怎么样?我也不住在这里,也一直没有问你。你爸爸可是很关心呢!一直问我你住在这里学习情况怎么样。”赵成礼带着殷切的关怀问道。
大姑爹赵成礼把大半辈子奉献给了三尺讲台,总是带着殷殷希望,盼着每一个学生成才。过年的时候,总对家里的晚辈不遗余力的强调要读好书,要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一模在年级156名,按去年我们学校的情况,也就刚过211重点线。”李星灿略带一点遗憾和不满足的语气回答道。
“要加油啊!还有140多天,男孩子嘛!冲一冲,争取达到华科、武大的线。你大爷不就是东北大学出来的,你争取要比他强!”赵成礼对李星灿加油打气道。
“吹牛皮的话我可不敢说,我怕丢脸,我只能说,全力以赴,争取一鸣惊人!”李星灿看着赵成礼的眼睛带着坚定地眼神回道。
“好!好!就是要这样,脚踏实地的同时还要有志气!要气冲云霄。”
……
收拾好衣物和书籍的李星灿站在江堤边的公共汽车站,看着一群又一群人流从四面八方消失,又从学校大门不断涌出新的人。
公共汽车穿越整个城市从最东方到最西方,用了将近40分钟。看遍整个城市,李星灿感觉时间真的很恐怖,把一个小乡镇变成未来的城市。
然而最让李星灿印象深刻地是:公共汽车汽油不完全燃烧的汽油味,几次差点吐出来。
“爸!妈!我回来了!”李星灿一边开门一边迫不及待的宣告自己的回归。
“老李,你宝贝儿子回来了,快去放个鞭炮表示一下欢迎!”老妈关远芳一边清理小葱一边看电视的嘲讽了一句。
“回来了!学校生活怎么样?学习情况怎么样,一模成绩怎么样?”李卫东带着殷切的希望问道。
“一模大概在全校一百五十六米,就是一个重点的水平吧。还有几个月,我觉得自己应该能再提升一下自己的成绩,争取达到武大华科的分数线。”李星灿如是答道。
“妈,你的一级教师资格批下来没有?这可是你18年的荣誉啊!还有工资补贴和退休补贴,这待遇差提升很多啊。”
“本来我也是老教师,教龄和资历也够了,加上你大姑爹找了教育局的吴副局长说了个人情,就这样办下来了。”关远芳谈到这件事情就喜上眉梢。
“爸,你们厂上次说要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不是真的?”
“现在都在传,也没个消息,不过我们厂效益愈来愈差,撑不了几年,不是破产就是被人收购。”李卫东抽着红金龙突出两口烟雾叹息道。
李卫东是从军队退伍安排到市磷肥厂,一直从副组长干到如今的车间主任。
对于磷肥厂,李卫东还是很有感情的。前世为了“大地”(市磷肥厂混合所有制改革后的公司名)的管理层MBO,而屡次向党委、纪委寄检举揭发信,最后就直接被一撸到底。
其实李卫东对于“大地”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还是很支持的,然而在之后的以郑文华为首的管理层MBO却极力反对,理由是国有资产流失。
3月(实际上就是下个月)公开选举李卫东充分发挥自己在工人中的影响力,选了敢作敢为的郑文华当总经理。
郑文华自己也很有魄力,利用自己的关系和国企的身份到银行贷款引入现代农业的复合肥料生产线,在国内外市场一炮打响,创造当年利润300多万。
郑文华是华中农业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在1986年进入磷肥厂,不到14年当了总经理,既有关系,又有能力和魄力!在2015年的时候带领大地集团上市,市值达19.13亿。
在实业领域,把一个总资产不到300万元的县级市的化肥厂带到一个市值19.13亿的化工王国,真的不只是有关系能做到的!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