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第124章第2/3段
“每个人只养一头猪,还给丰厚的工钱?”王香芹满脸的一言难尽,她觉得县太爷就是个傻子。
真搞一对一养殖啊?
关键是,真没这个必要啊!哪怕是初生仔猪需要很细致的照顾,可别忘了,假如是初生仔猪,它们胃口不大的,吃的不多喝的也不多。反过来说,假如是胃口大开的育肥猪,那其实已经是具备了很强的免疫力了,就无需那般细致照顾了。
说白了,那是猪啊!
再名贵再珍稀的猪种,那也是猪啊!
但凡是猪,生存能力就不会差的,就算是处于进化阶段的实验室种猪,也没娇贵到非要一对一的伺候。
那是石门黑猪,不是国宝大熊猫!!
王香芹忍着内心的疯狂吐槽,面上还不能带出太多,只勉强挤出一个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道:“县太爷……大概是太在意这个事儿了吧,毕竟关乎到他的仕途。”
确认过眼神,那就是个二傻砸
其实,不止王香芹有这种想法,但凡打听到细则的人,都在心里冒出过类似的想法。可那又怎样呢?关他们啥事儿呢?
“婶子啊,我家那条件你也知道的,是没到揭不开锅的地步,可我生了四个儿子呢,我家大儿翻过年就十七了,后头那仨岁数也不小了,不得提前备下钱来?我问过了,要是去县衙门办的养猪场里做事,每个月能拿一贯钱。这要是能去县太爷自己置办的庄子上那个养猪场做事,最次也能一个月拿一贯半的工钱。婶子您就帮我说说呗!”
朱母还未开口,王香芹先诧异的看了过来,她只听朱母提到了县太爷办养猪场的事情,并不清楚宁氏在这里头的作用,因此听了这话很是惊讶:“求娘……娘您做什么?”
“我啥都做不来,她是让我跟宁氏说说!”朱母皱了皱眉头,提醒那人,“你自个儿也说了,县衙门办的养猪场也就这么两三年光景,还要去?”
“管它以后会咋样,钱到手就好了。就算往少了算,干个两年,那我不得攒下二十几两银子?够了够了,咱们村里娶个媳妇也就三五两银子,我给他每人准备个五两银子,足够了。”
打工者的想法跟王香芹这种当老板的是截然不同的,人家不管未来如何,只知道钱到了手里才叫钱。哪怕两年后养猪场倒闭好了,县太爷又不可能把钱再要回去的。
朱母一脸的迟疑:“你让我去跟宁氏说说倒是没啥,可她能做主?”
“能啊!咋不能啊!难不成你一点儿没听说?宁氏她别提有多能耐了,一去就当了那个大养猪场的管事,手底下管着几百号人呢!那些个全县最好的养猪工,全都要听她的话。她还能每天见着县太爷,汇报每日里养猪场发生了啥事儿。我听说啊,县丞大人在县太爷跟前都没宁氏得脸!!”
王香芹、朱母:…………
说宁氏比县丞得脸其实真的不夸张,当然这里头也是有原因的。
县太爷是出身大世族的,换言之,他上头有人。这要是他在任期间瞎混日子,那就算上头有人也不太可能提拔他。可他多上进啊,自打来到了本县后,就没一天消停过。先前得到了石门黑猪的种猪后,他就笃定自己离晋升不远了,等他继承了养猪系统后,更是坚信自己回京的日子就在眼前了。
他人都要走了,还留恋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儿做啥?当然是将县衙门所有的杂事尽数交给了县丞来处理,美其名曰先历练一下,回头看看能不能让县丞直接升任为县令,正好那人也在他手底下待了好些年了,知根知底不说,关键是跟他的理念完全一致,想来等他离开这里后,县丞也会依着他先前的规划,继续为百姓谋福的。
换个人可没这样的自信,毕竟他们这个县也算是比较富裕的县城了。本朝开国多年,三年一次的科举不知道选拔了多少人才,更别提期间还有数次恩科。
官多缺少,哪怕县太爷本人,要不是有家族兜底,都不一定能这么快谋到缺,就更别提学问本事出身等等,都不如他的县丞了。
可县太爷就是这般自信。
他笃定最晚一年半,就能拔寨回营,回到他的大本营京城里去。到时候,他还不是一般般的调职晋升,在有了石门黑猪以及诸多优质甚至顶级猪种后,他一定会被贵人接见,前途不可限量。别说提拔个区区县丞了,只怕他这回最起码也是三级跳。
咳咳,县令是七品芝麻官,三级跳听着是很厉害,其实放在贵人们眼中不算啥的。
可也因为县太爷对未来有着很明确的规划,他眼下是一门心思都放在养猪场里到手就好了。就算往少了算,干个两年,那我不得攒下二十几两银子?够了够了,咱们村里娶个媳妇也就三五两银子,我给他每人准备个五两银子,足够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