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1章 不投机第2/3段
事实他一心求教,也并无二心,在李淮民回国之际也言出心诚。甚至到今时今日他都未曾有过来犯之意,侵略之心。
只是这武圣皇却不知表面百依百顺,辅助朝政的弟弟武圣琅依旧贼心不死,包藏祸心。
他见日桑国在皇兄武圣皇的带领下,日渐兴盛起来,呼声之高。在本国内再也找不到任何的机会下手颠覆,于是在几个谋士的进谏下,采纳了“装痴扮癫”,“暗度陈仓”“反间计”等计策。为的就是要制造大唐帝国与日桑国之间的矛盾,再将这矛盾激化,达到“李代桃僵”的效果,从而正式登上帝位。
而这假痴还真就做到了,他如今在日桑国痴迷辅政,痴迷大唐帝国文化的研究,对于夺帝之意无人能察。
而这扮癫之人正是他派往大唐帝国潜伏的下癫,也就是眼前之人。
这下癫来到中土,先找了一处僻静的村庄落户,取名童不恭。学习中土文化,语言,修行,一蛰伏就是两年,待他熟知这一切后,他悄然间离开去了洛阳皇城。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血刀门的门主闻人血,并加入了血刀门,从此便安顿了下来。
不得不说这下癫是个厉害的人物,表面疯癫,实则心思甚远,在血刀门中他探听到了太多的皇城之事,甚至是军事秘闻。
他将所知的一切通过特殊的方式传递回日桑国的武圣琅,渐渐地武圣琅呼声变高,有盖过武圣皇之势头。
而下癫也因此更受重用,武圣琅传回的信息告诫他说道:利用一切能利用的形势,制造一切能制造的混乱,嫁祸一切能嫁祸的对象,保持潜伏。
下癫深知此意的暗示,皇城不乱,大唐不乱,天下不乱,日桑国武圣琅无望。
于是这些年中,他没少做文章,就连那夜血刀门门主闻人血派他查探上狂玄野与小和尚之事,他明明皱了几下眉头,感知到附近存在着生机,却又舒展开来,回头谎报,其实心中早有打算。
他巴不得闻人血杀了上狂玄野,更巴不得把血刀门抢在自己的手中,方便日后行事,更巴不得血刀门引发整个武林浩劫,只有这样才会乱,越乱越好……
然而当下,太多的事情只能在脑海中快速闪现,在听李淮民字字杀意的话语讲完,他脸色煞白了许些,他左右看看,看着身旁不足十人的手下,心中没有丝毫的悔过,却在愤怒。他目露凶光,恨不得生吞活剥了眼前这几人。
要知道,这可是他筹划了很久,一步步才赢得信任,这些人可是多年来武圣琅慢慢派入大唐的,可谓他的亲兵。
如今死了不说,他还没办法给武圣琅交代,加之被国师李淮民撞见,可不是什么好事。
这位国师位高权重,虽然不得大皇子李继的赏识,但毕竟乃大唐帝国国之重臣,万一揭穿了他的身份,杀身之祸在所难免,能不能全身而退还不好说,说不定还会引发两国的战争。
所以这些人最好的归宿就是死亡。
事实他潜伏的这些岁月里,每日提心吊胆,他害怕这个民族有着其他国度无可比拟的智慧。事情只要一败露,付诸东流不说,血流成河也顾不着,就单单快要来唐国朝拜的公子,万一被牵扯,那自己真就是回国无门,要客死他乡了……
下癫童不恭了解大唐,也确实是个人物,简单的利弊权衡过后,得出了奋力一搏,孤注一掷的结果。
只有这样或许才会有一线生机。毕竟竹林中还有着他最后的稻草,也是他来大唐后唯独尊敬的一个人,他称他为东方圣君。
一想到这东方圣君,下癫童不恭心中又有了些底气,于是开口回李淮民的话道:“国师也无需说得我日桑一无是处,两国意见交换对双方都有好处,各取所需,何必说得这般高风亮节?我日桑国勤劳拓新,早就是国富民强,奈何终究不及你大唐帝国地大物博。野心是每一个帝王的本性,我日桑国武圣皇千古神君,作为臣子定当与君分忧,有何过错?”
李淮民本也思绪飘远,回想起一些往事中,听下癫童不恭这么一说,当即怒道:“恩将仇报,龌龊小人,此刻起,我大唐帝国视你日桑为仇,虽远必诛!”
话不投机半句多,说完他紧闭双眼,冥想,天地元气汇聚于头顶之上,祭出一道“诛”字符文,绽放着青蓝色的光芒,一步步朝着下癫而去。
他走得很,更巴不得把血刀门抢在自己的手中,方便日后行事,更巴不得血刀门引发整个武林浩劫,只有这样才会乱,越乱越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