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新出后辈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萧家父子一对千年狐狸精,一听就知道萧度不大安份,对他格外的客气,让他回去好好管萧度。王刺史听得眼睛都直了,这哪里他管得了的呢?就是您二位养出来的他,让我怎么管?还得低头答应。

  吏部的严尚书比他高几级,比这些人都和蔼,问了一句:“手下都是能人,不大好使唤吧?”几乎要把王刺史的眼泪给感动下来了。好在王刺史及时醒过味儿来,哪怕他点头了,严尚书也不会为他把这些人都换掉,他还得跟这几个人熬着。

  也不知道他们将楣州折腾成什么样子了。王刺史的焦虑一直熬到了过年,因为过年圣人要回京城,要大宴群臣。因为楚王要娶亲了,圣人让大家贺完了楚完再走。

  新年一过,王刺史一觑见有人动身,顾不得门路还没跑完,也上表请求回楣州去主持春耕。理由找得还算正当楣州偏南,春耕的时间比京城早。

  桓琚没有挽留他的意愿,政事堂也同意他走。这一回没有人让他捎带书信,他却揣着满腹的心事。一路想越憋屈,虽是跑官跑门路,但是从县丞做起,一路做到刺史,他自认也不算太差,何以现在这般艰难了?

  王刺史比萧度还委屈,化悲愤为动力,他将路上的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一,赶在了正月末回到了楣州。并且路上没有生病!

  看着依稀见过的道路,侍从惊喜地说:“府君,前面就是楣州了!”王刺史心里咯噔一声,就怕看到什么惨剧。

  结果什么也没有发生,楣州的一切都好得不得了。

  萧度受到连番的教训,最后居然沉下了心来,没有再催促着工程进度,反而由着县令们选择,先将灌渠修好。河道只疏通了主航道,支流也不着急,且计划好了第二年冬天再干。还有学校,萧度也没有催着马上翻新,贡士的选拔更是留着等王刺史回来再做。

  萧度自己又干了一件事,他跑去府学,给学生们很讲了几回课,试图在选拔之前往这些学生的脑子里多塞一点知识。

  王刺史回来,萧度又带领着楣州大大小小的官员出城迎接他。态度之端正令王刺史以为自己后面的车上坐着一个萧司空,不然萧度不可能这么老实!细看萧度的眉眼,好像神情也不大一样了,王刺史心中惴惴。

  萧度将王刺史迎到州府,给王刺史汇报了这几个月楣州的情况之后,还给王刺史出了一个主意:“府君选拔完贡士,我等观其学问,不妨给他们讲几回课。到了京师也好给楣州争光。”

  这潜台词王刺史听明白了:楣州这些货在京城不够看的,能刷多少金粉就刷多少,免得太丢人!

  现实美好得让王刺史简直不敢相信!

  袁樵与宋义、林篁原就是干实务,此时也拿出了成绩来,对王刺史的态度还是一如往昔。

  晚间,等几人都离开,王刺史揪了一根自己的胡须:“嘶!疼!!!”幸亏没有向司空说司马年轻不会做事呀。

  王刺史有点蔫,想不大明白萧度怎么就上道了。物反常即妖,王刺史揣起了手,静静地旁观萧度要作什么妖。

  一气又等了两年,等到袁樵三年任满回京,萧度也还是那个萧度,除了越发沉稳之外,再没有做什么事。王刺史的刺史与萧度的司马两个任命都比袁樵要晚一年,袁樵回京,他二个还得在楣州接着干。

  行吧,王刺史想,这三年任满,我也算熬出来了,经过了这几个人,再遇到什么人也都不用怕了。

  “经过这些事,以后再有什么事也难不倒我了。”梁玉骑在马上,笑眯眯地对袁樵说。秋高气爽,正是跑马的好时候。

  袁樵笑问:“真的么?”

  “呃?”

  “唔,等回京你就知道了。”

  梁玉瞪起了眼睛:“要说就现在说,做什么吊人胃口?”

  袁樵拔马靠近,小声道:“我会帮你的。”

  梁玉脸上一红:“这话听着真怪。”

  袁樵道:“据我所知,袁氏一门数百口,唔,这还没算散在各州县的,加起来总有上千了。你慢慢记。”

  梁玉的脸由红转绿,最后青了:“啥?这么多人?”

  袁樵说的还算少的,她也不用把这些人都背齐了,可京城近枝、他们的姻亲关系,这些加起来真有几百号人,这些不能说非常熟,至少得都认得,还得大概说得清相互之间的关系。比起这庞大的关系网,当年梁家进京的时候宋奇给整理的那一份当时够用,如今看来真是简易得不能再简易的儿童版了。

  梁玉深吸了一口气,最后点点头:“行!老子他娘的就没怕过!”

  袁先埋下头,笑得快要握不住缰绳了:娘子进京,该怕的是他们吧?

  带着愉悦的心情,袁先也说:“娘子,我也会帮你的。”

  梁玉抽抽嘴角:“乖我看你有点幸灾乐祸。”

  袁先放声大笑:“是有点儿,不过我看娘子不是会有什么灾祸的。”
<他自认也不算太差,何以现在这般艰难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