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半枯半荣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与纪申聊完之后,桓琚的情绪平复了许多,如何安抚朝臣他也心中有数。将这些日子奏上来待批示的折子看了一看,挑出其中要惩罚的案件,将其中啸聚山林一类的扔出去,让大理、刑部去管。自拣了几件勋贵、宗室犯法的事情翻出来,改了批示,将他们的惩罚都减了等。

  皇帝的姿态做完了,想得多的明白了皇帝的心意,想得少的一看皇帝不苛刻,也放下了心。桓琚高居御座往下扫视,见百官多多少少轻松了不和的面容,心道:好吧好吧,你们满意了吧?做皇帝还要哄着你们,做皇帝真是难呀!

  又瞥一眼桓嶷,心道:你再软弱,以后就得天天过这样的日子啦!我去汤泉宫了,留下你来试试哄他们,你就知道不能只怀柔而不立威了!到时候有你气的呢。

  桓琚翘翘唇角:“散了吧。”

  处置完了这一件事情,桓琚觉得再没有什么烂摊子可以收拾了,下令要崔颖随后,将齐、鲁二王与安泰公主一同带到汤泉宫,就在桓琚的眼皮子底下审。他要第一时间知道结果,并且命周明都慎重地挑选护驾的御林军,务必要与旧人没有什么联系的。

  皇帝使用的物品是不会缺的,汤泉宫里什么都有,然而桓琚有一些用惯了的、不想替换的物件还是要随身带着,程为一亲自盯着宫女宦官打包。桓琚觉得有趣,仿佛第一次发现其中的乐趣一般,坐在一边看着他们轻手轻脚地将杯盏包裹好,收进匣中,一个一个,他盯着看了一个上午。

  午膳时间,桓琚也不觉得饿,意兴阑珊地道:“又到了用膳的时候的呀……”

  一语未毕,那一边崔颖急报:“二王自杀了。”

  桓琚问道:“什么?崔颖手里也会死人吗?”

  崔颖防自杀是有一手的,这一点桓琚毫不怀疑。崔颖急匆匆地进来请罪:“是臣的疏忽。”

  桓琚杀气腾腾地道:“说清楚!”

  “齐王咬开了手腕,鲁王将自己吊死在了卧榻上。”

  “什么?”

  崔颖苦笑着说:“圣人没有听错,鲁王是吊在屏风上的,不上房梁上。”他千防万防,没防着这一条。刀剪、簪子都收了,房里没有一条单条能够得到房梁的绳子,连腰带都是截短的。齐王还是在深夜的时候,咬开了自己的手腕。鲁王更是死得令人心惊,为了防止他们自杀,卧榻的角都是圆的。

  因桓嶷所请,齐、鲁二王与安泰公主依旧是亲王、公主的待遇,除了在防止自杀方面做了防护,其余都是依照旧例。鲁王的卧榻除了没有棱角,还是原先的样子,有镂空。这东西总撞不死人吧?

  他躺着把自己给吊死了。

  “……”桓琚气得眼也直了,“他们这个时候倒聪明起来了!”

  崔颖伏地不语,桓琚骂道:“你还在这里做什么?还不滚出去,把安泰审出来?”

  崔颖自知理亏,不敢辩解,心道:这里面必定有隐情,不能以“畏罪自杀”结案。安泰公主一定不能让她死了!向桓琚请旨:“请安排宫女与安泰公主同寝,公主身边不能少于四人,至少有两人同时保持清醒。”

  “准了!你还不快去?”

  崔颖一叩首,起身便走,发誓非得将这案子审出来不可。

  留下桓琚望着他的背影发了一阵呆,回过神来气得胃口大开:“传膳!”

  程为一做了个手势,丰富的酒馔流水一样的送了进来。程为一将布菜的宦官挥退,拿银箸给桓琚挟了两箸他爱吃的,低声道:“圣人……”

  才说了两个字,桓琚猛烈地发作了:“我绝不想再到糟心的儿女了!一个都不想见到!今天谁都不见!”

  程为一听到“今天”二字,松了一口气:圣人还没有气昏头。

  桓琚从京城离开,颇有一种落颇而逃的味道,在临行之前,他死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将另一个女儿当作囚徒带走。而他的身边,没有太子,没有让他省心的开心果。幼子牙牙学语,本该是令他心情舒畅的存在,孩子的娘却又天天叨叨,要封王、要封王。弄得桓琚看到幼子,就想到“封王”,烦得不行,连幼子也懒得见了。

  皇帝心情不好,从上到下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惟恐有什么疏失,惹得桓琚再想出什么点子来。

  与此相对的,留守京城人就觉得轻松了不少。太子仁厚,纪申持正,黄赞灵活也不刻薄,无论官员还是百姓,都有一种舒缓的感觉。

  袁樵却忙碌了起来。

  刘夫人、杨夫人与梁玉都很不解,虽则官员去了一半,京城里干事的人少了,同样的,因为走了这样一些人,可以免去许多由他们而生的麻烦事,万年县的事情应该变少才对。

  这一日,袁樵回来得又晚了一些,刘夫人便问:“你近来在忙什么?王更是死得令人心惊,为了防止他们自杀,卧榻的角都是圆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