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9 帝国大基建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但是冬季来临之后,运河就处于瘫痪状态。

  今时不同往日,以往冬日之前囤积大量的货物就是,现在随着越来越多的作坊建立,越来越多的商品需要运送出去。

  偏生很多东西并不方便保存,所以无法囤积。

  如此一来,全天候运输的事情早就列进日程。

  而且,运河本身的运力越来越受限制,现在吞吐的货物实在是太多,已经不能满足需求。

  所以,三个计划,似乎一个都不能停下。

  人们都陷入了沉思当中。

  三大工程,放在以往,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任何一个都超过了三大殿修建的花费。

  如果说有个先后次序还好,偏偏看上去都同样重要。

  “各位大人,我们是否进入了一个怪圈当中。”方书安说到。

  “怪圈,何意?”

  李汝华对他的话没能理解。

  “这些大工程,每一个花费都是数百万两,四个加起来,需要怕是两千万两以上,基本是我大明现有两年的岁入。”

  方书安说着整个工程投资的预算,那是大明两年不吃不喝的情况下,才能建造完成。

  “四个工程,两三年根本不可能完成,全部完毕的话,七八年算是快的,十年也不是没有可能。将整个视野扩展到十年的层面上,一年投进去两百万两,应当是可以成熟的范围。并且,我们还有债券和贷款可以考虑。”

  “……”

  人们一时愣住了,以前习惯于在某个工程开始之前,就将款子到位。

  毕竟谁敢保证国库下次是不是有钱来付出剩下的部分,现在不一样了,朝廷的收入能够得到保证,并且还有两三种融资手段。

  如果将两千万两分解到十年八年当中,真的没有多少压力了。

  “并且,这两千万两,不仅仅是投入,他能带来的收益也将是海量。”

  方书安给他们算了一笔经济账,国家投入五百万两修建铁路,虽然付出了薪饷,但是在修建过程当中,消耗掉的钢铁、水泥以及其他材料,会带动上下游各种工坊的产能。

  而他们生产产生的利润,必然会有不少以税务的形式回流。

  就算是发给工人们的薪饷,也有人需要吃饭,挣到钱买东西,这些又会变成税收回流。

  除此以外,铁路是一段段修建。

  中间某段修好之后,已经能产生利润,那些利润都将会反哺国库,所以说,投入进去两千万两,到时候光是税收能收回很多。

  而那两千万两带来的拉动效应,将会十分巨大。

  大基建的带头作用,方书安经历过的时代体现的更加明显。

  在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美利坚的大基建运动,不但让他们成功躲过两次经济危机,更是让他们站在世界之巅。

  一直到两次世界大战之后,成为世界一极,都有大基建的影响在其中。

  至于华夏,那就更不用说了。

  二十世纪末一直到二十一世纪的大基建,直接让华夏弯道超车,用二十年的时间,将身前众多国家抛在身后,成功超越美利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

  当然,要比国民产值,或许还差上一点。

  数个例子都证明,大基建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带动,是腾飞似的发展。

  方书安当然知道,正在酝酿着科技革命的联合王国,现在有怎样的爆发力。

  当他们完成蒸汽革命之后,成为世界工厂,聚敛全天下的财富。

  有方书安在,他当然不  方书安给他们算了一笔经济账,国家投入五百万两修建铁路,虽然付出了薪饷,但是在修建过程当中,消耗掉的钢铁、水泥以及其他材料,会带动上下游各种工坊的产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