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王猛平叛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晋海西公太和二年丁卯,公元367年春季,正月,庾希因不能救援鲁郡、高平郡的罪过,被免官。

  二月,前燕抚军将军、下邳王慕容厉,镇北将军、宜都王慕容桓袭击敕勒。

  前秦辅国将军王猛、陇西太守姜衡、南安太守南安人邵羌、扬武将军姚苌等人率领兵众一万七千人讨伐敛岐。三月,张天锡派前将军杨进发金城,征东将军常据进发左南,游击将军张统进发白土,张天锡自己统领三万人驻扎在仓松,用以讨伐李俨。敛岐的部落以前属于姚弋仲,听说姚苌到来,全都投降。王猛于是攻克了略阳,敛岐逃奔到白马。前秦王苻坚任命姚苌为陇东太守。

  夏季,四月,前燕慕容尘进犯竟陵,太守罗崇击败了他。

  张天锡攻打李俨统辖的大夏、武始二郡,攻了下来。常据在葵谷打败了李俨的军队,张天锡进军驻扎在左南。李俨十分害怕,退守罕,派他哥哥的儿子李纯去向前秦谢罪,并且请求救援。前秦王苻坚让前将军杨安、建威将军王抚率领二万骑兵,会合王猛前去救援李俨。

  王猛派邵羌追击敛岐,王抚守卫侯和,姜衡守卫白石,王猛与杨安去救援罕。张天锡派杨在罕以东迎战,王猛彻底攻破了他,俘获斩首一万七千多人,与张天锡在罕城下相持。邵羌在白马擒获了敛岐,把他遣送回来。王猛给张天锡写信说:“我接受诏令救援李俨,没想到却和凉州交战,如今面对着坚壁高垒,等候诏令。相持旷日持久,恐怕对秦和凉两家全都不利,这不是良策。如果将军撤退,我带着李俨东返,将军迁徙百姓西归,不是也可以吗?”张天锡对众将领说:“王猛的信中是这样说的。我本来也是来讨伐反叛的,不是来和秦国交战的。”于是就率兵西归。

  李俨还没有让前秦的军队进城,王猛身穿白衣,坐着车乘,数十人跟随,请求与李俨见面。李俨打开城门请他进入,没来得及防备,众将十也相继而入,于是就拘捕了李俨。任命立忠将军彭越为平西将军、凉州刺史,镇守罕。

  张天锡西归的时候,李俨的将领贺肫劝李俨说:“以明公您这样的神明威武,将士们骁勇强悍,为什么要束手就擒于别人呢?王猛的孤军远道而来,士卒疲惫,而且是因为我们的请求救援而来,所以一定不会设置防备措施,如果乘他们懈怠而攻击他们,可以遂心得手。”李俨说:“靠着求救于别人而免遭危难,危难解除以后又去攻击来救援的人,天下人将会怎样说我呢!不如固守以耗磨他们,他们将会自行撤退。”王猛责备李俨不马上出来迎接他们,李俨把贺肫的计谋告诉了他,王猛斩杀了贺肫,带着李俨返回。到达长安后,苻坚任命李俨为光禄勋,赐爵位为归安侯。

  前燕太原桓王慕容恪对前燕国主慕容进言说:“吴王慕容垂,具有的将相才能超过我十倍,先帝只是考虑了长幼次序,所以我得以在他之先。我死了以后,愿陛下让整个国家都听命于吴王。”五月,壬辰疑误,慕容恪病重,慕容亲自前往看望,并向他询问后事。慕容恪说:“我听说报恩没有比荐举贤能更重要的了,贤能的人虽然隐遁在服役筑墙的人中间,也可以启用为宰相,何况是近亲呢!吴王慕容垂文武兼备,才能仅次于管仲、萧何,陛下如果将朝廷大政委托给他,国家就可以安定,不这样的话,秦国、晋朝一定会有窥窬我们的计谋。”说完以后慕容恪就死了。

  前秦王苻坚听说慕容恪去世,暗地里炮制了图谋前燕的计策,想看看这个计策是否可行,就命令匈奴右贤王曹毂启程出使前燕进献贡奉,以西戎主簿郭辩作他的副手。前燕司空皇甫真的哥哥皇甫腆以及侄子皇甫奋、皇甫覆全都在前秦做官,皇甫腆任散骑常侍。郭辩抵达前燕后,逐一拜访公卿,对皇甫真说:“我本是秦国人,家人被秦诛杀,所以才把生命寄托于曹王,你的哥哥散骑常侍皇甫腆以及皇甫奋、皇甫覆兄弟全都和我素来相知。”皇甫真愤怒地说:“臣下没有境外的交往,你这话为什么要告诉我!你好像是奸佞之人,莫非是借此来冒充吗?”皇甫真把这些事告诉了慕容,请求追究处理他,太傅慕容评不同意。郭辩返回去以后,告诉苻坚说:“燕朝政事乱无纲纪,确实可以图谋。明白了解时机变故的,只有皇甫真罢了。”苻坚说:“以六州之广的民众,怎能不让他有一个明白人呢!”

  曹毂不久就去世了,前秦把他的部落分向他询问后事。慕容恪说:“我听说报恩没有比荐举贤能更重要的了,贤能的人虽然隐遁在服役筑墙的人中间,也可以启用为宰相,何况是近亲呢!吴王慕容垂文武兼备,才能仅次于管仲、萧何,陛下如果将朝廷大政委托给他,国家就可以安定,不这样的话,秦国、晋朝一定会有窥窬我们的计谋。”说完以后慕容恪就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