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靖难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赵泰平年间,外戚干政,皇权旁落。赵僖宗文启禄广立藩王以为制衡。

  等到戚党首领大将军窦尊伏诛后,诸藩已然势大,其中强者如蜀王文启承、代王文陵,与僖宗几成鼎立。

  僖宗多次尝试削藩都不了了之。泰平十三年七月,僖宗驾崩,享年三十九岁。

  同年八月,十九岁的太子文佑棣即位,改元圣安元年。

  圣安帝励精图治,以老将庞威为大将军,整顿军务,裁撤冗军。同时提拔顾种杰、郭孝等年轻臣子,改革吏治。

  一时间朝野清平,军力强盛,六年间削七位藩王。

  圣安七年五月,蜀王文启承上万言悔罪书,称“愿为一鄙卒,永戍南疆,世代焉矣”,圣安帝采用郭孝的建议,降蜀王为悔过侯,仍封于蜀中,以安其党羽。并于蜀地广布亲信,减赋税,轻徭役,以收军政民心。

  一时间,仅代王文陵苟延于北地,大赵中兴之势已成。

  圣安八年正月,悔过侯文启承殁于府中,同月,蜀中豪族拥立文启承三子文享为蜀王,打出“靖难”旗号,勾连蛮族造反,旬日之间,蜀地糜烂。

  二月七日,朝廷调大将军庞威入蜀平叛。

  二月二十三日,北方匈奴人入侵雍凉,朝廷以征北将军蔡宣甫为帅,迎战西北之敌。

  三月十五日,荆州河工造反。

  四月十七日,代王文陵起兵“靖难”,一时间,大赵的圣安中兴已然风雨飘摇。

  “殿下,明日还要攻城,您还是早些歇息吧。”

  文陵被打断了思绪,他刚刚想到了很多,有过去,自己作为宗室弃子,被封到了戚党的大本营代郡,几经磨难称王一方;

  有未来,自己“靖难”成功,内修德政,外逐鞑虏,成就千古一帝;

  唯独没有现在,因为他不知道何去何从,他不得不敬佩这个跟自己远到几乎没有血缘关系的侄子,这个被人称作中兴之君的皇帝——圣安帝文佑棣。

  他眼睁睁地看着他把大赵,这个被宦官、外戚、藩王折腾地七零八落的烂摊子一点一点拾起,缝缝补补,“假装”出强大的样子。

  是的,“假装”,他一直认为朝廷的强大不过是徒有其表,奈何北边的匈奴人一直牵扯他的精力,否则,他早就起兵“靖难”了。

  直到蜀王请降,他才恍然惊觉,原来自己一直视为纸老虎的朝廷,竟然是一只真虎。自己成为最后的藩王,并不是因为自己强大,而是朝廷暂时还没有那么大的精力防守整个北方的胡人,自己不过是朝廷的一道屏障罢了。

  “殿下,殿下。”

  “哦,白且啊,可是敌军有什么异动?”

  文陵紧张地看着自己最信任的属下。

  “殿下请安心,此次谋划已然臻于完美,蜀中、匈奴、河工各环节毫无差错,等到殿下的王道之师兵临洛都,定能扫除遮蔽圣听的佞臣,还大赵朗朗乾坤,到时朝野...”

  “好了,”

  文陵打断了属下滔滔不绝的阿谀,这番词句他不是第一次听了,却是第一次觉得如此的恶心,令人反胃,他看向白且,为纸老虎的朝廷,竟然是一只真虎。自己成为最后的藩王,并不是因为自己强大,而是朝廷暂时还没有那么大的精力防守整个北方的胡人,自己不过是朝廷的一道屏障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